学校主页 | 专题网首页 | 建设动态 | 杏林典故 | 名医名家 | 文化景观 | 科普专栏 | 文化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中医药文化建设专题网>>名医名家>>正文
走正岐黄路 护好杏林春
2015-05-06 11:02   宣统部

一、学医和行医历程

我幼上私塾,寒窗苦读,读完了四书五经和其他一些书籍。这些书在当时皆得“包本”,所谓包本,即每本书皆得从头到尾,一字不漏,一字不错的背诵下来,老师才能允许你读下一本(换新书)。读到一定时候才给开讲,并逐步教你写文章和诗词。下学后我又教了三年私塾。这些积淀,给后来学习中医,奠定了良好的古文基础。我是十七岁时出馆教书的,次年拜当地老中医张炳臣门下开始学医。在学医的同时,为了生计,在家附近借房设塾两年。此间虽拜师学医,但不在老师家里住,由老师指导学习,有时跟师侍诊。三年出师,在家行医。那时掌握知识虽不多,但毕竟入了医学之门,运用所学知识,也能治好一些病人。有一次一位陈姓患者,阴囊肿大如茄子,舌苔厚腻,卧床不起,十余日大便未行,痛苦不堪,曾经两位中医治疗无效,乃邀予诊治。据其脉症,诊为肝经实火所致,投以当归芦荟丸方,重用麝香四分(按现在计算为1.2g),服两剂大便通,阴囊肿消而愈。患者对我大加赞扬,乡里皆知。

解放后,县内各区成立了卫生所,而后部分集镇也成立了联合诊所。我于1952年参加了联合诊所。当时诊所医生虽不多,但都是当地名老中医,经验非常丰富,我向他们学了不少东西。有一次一位子肿患者,症状比较奇特,自双足向上肿,逐日向上肿一段,病人非常害怕,谓肿到“心口”为“毒气攻心”要死掉。我出诊至其家,见其肿已至腹部,而且肿到哪里,痛到哪里。经我用药无效,遂请所内一位老中医治疗,一剂药肿即停止,继服肿消。予观其方,除利水药外,用了一味大黄,这就是他的胆识与经验,对我启发很大,他对我说,只利水没有大黄推荡,使之下行,难以遏制其上行之势,正所谓“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当时,我就缺少这种胆识和经验。

1953年,参加区卫生所,成为国家正式工作人员。1956年组织上调我去另一个大乡卫生院任院长,边行管边诊疗。1958年,组织上推荐加考试,考入了河南中医学院,成为首届六年制本科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讲授中基和内经课。除授课外,一直坚持临床治疗,即使到省卫生厅工作期间也未完全脱离诊治病他人。五年离任后即去医院坐诊,转瞬间至今已二十二年了,在离任时曾写了一首诗:“年将花甲意如何,忆昔思今感慨多。退政谁云无事事,重操医技镜新磨”。回忆过去,屈指算来,从医至今已有六十二年了,虽未成大器,但岁月年轮,仍推着我在不停地前进。

二、学医指导思想

读书人学医,是一条比较好的归宿之路,我走的就是这条道。医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古来就有“大医必大儒”之说,我虽不是大儒大医,但也算初步进入了儒和医之门。在旧社会学医,主要是为了生计,也讲济世活人。解放后参加了工作,又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受党的培养教育,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几十年来一直按照这种思想前进的。为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不断在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古人云:“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又有联云:“水唯就下能成海,山不矜高自极天”。这些话激励我干到老学到老,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学海无涯,我在读书有感写到道,“医道精深学莫休,学如逆水荡行舟。书中要语多圈点,点点圈圈心上留。”又自戒诗云:“日日年年诊事忙,遣方用药费思量。深知医道无穷尽,岂敢轻心妄自狂。”我非常注重实际、实效,力戒浮躁。就求实而言,有以下几点作法:

1.求基本功之实

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的基本功,基本功是慢慢夯起来的。我在学医之后,尤其在河南中医学院六年学习中,始终注重这个问题。那时学校非常强调学生要打好基本功,要有朗朗读书声,对经典重点条文皆要背诵,我能熟背500个方子,就是基本功之一。以后在临床上体会到,打好基本功,才能有后劲。1978年,我曾治愈一例小便点滴不通的患者,患者为六岁半的女孩,某日白天去电影院看电影,上下集,时间较长,电影正在高潮时,欲解小便,其小姑(年龄也不大)让她憋住,到实在憋不住时,其小姑带她出去小便,因急于看电影,未如厕,在墙角处,小便尚未解出,其小姑连催促带吓唬,小便未能排出,又继续看电影。电影结束回家后,小便点滴不出,痛苦不堪,先请某中医用通利之剂无效,遂紧急入某医院住院,先用速尿针剂无效,继给导尿,得以缓解,但导尿管一拔出,仍点滴不出,用了许多药皆无效,并拍了X光片,未见异常。十余天来,医生愁,病家忧,束手无策。一天由别人引荐,患儿父亲到我家,叙述经过,我亦奇之,从未治疗过这样的病症,寻思其理,可能为肺气壅滞,肝失疏泄,而致气机升降失常,膀胱气闭,小便不通,属于癃闭症。应用提壶揭盖法治之,以冀“上窍开,下窍泄”,也是“欲求南风,先开北窗”之意。方用麻黄3g,杏仁6g,升麻4.5g,柴胡3g,生白芍9g,牛膝9g,生甘草3g,水煎服,嘱其服药后约10分钟探吐,并嘱其先把导尿管拔出,以验药效。过了两天,其父又来我家,问其服药情况,他说药尚未服,怕拔掉导尿管,医生批评。我说很简单,医生如果责问,就说孩子小,不懂事,没注意,她把导尿管拔掉了。他回去按照我的意见服药,出乎意料的是,当即尿如泉涌,来不及去厕所,裤子湿了一大片,从此不再导尿了。这药是偷着吃的,住院医生还以为是他们治疗好的,观察数日,出院回家。患儿随父母到我家,让我一视。患儿面色较淡,脉象乏力,小便有次多量少之象,尿道不通,尿色不黄。以补气养阴兼疏利之剂,药用生黄芪15g,生白芍9g,干地龙6g,怀牛膝9g,琥珀1g(冲服),滑石9g(包),冬葵子6g,生甘草3g,水煎服,数剂痊愈。我用此法也是有来历的,吾读陈修园书时,其癃闭诗曰“癃闭似淋点滴无,只求利水法全迂。柴升探吐鍼机转,麻杏行阳阴气濡。肾气龙腾泽自沛,通关云合雨时敷。二冬杏菀参桑白,海蜥荸荠亦可需。”并释曰:“……又有巧法以施,譬之滴水器,闭其上而倒悬之,点滴不能下也,去其上之闭,而水自通流,宜以补中益气汤提之,即以此药再煮服尽,以手探吐,顷刻即通。而更有启其外窍即以开其内窍之法。麻黄力猛,能通阳气于至阴之下,肺住皮毛,配杏仁以降气,肺气下达州都,导水必自高原之义也。”假若我没读此书,没记此法,就很难说了。由此可见,打好基本功,是非常重要的了。

2.求读书之实

书要多读勤读,但要得读书之要。中医书籍如汗牛充栋,不可能尽读,可以把自己要读的书,分为精读和粗读的两大类。粗读的书可以一览而过,精读的书则要口诵心唯,反复读,正如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但须注意,精读的书也有粗的部分,粗读的书也有精的部分。这样分,既能多读些书,又能收效好。有人云:“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前两句是从浅处说的,后两句是从深处说的,是进入大智若愚的境界,我们应当努力向这个境界迈进。自满是学习的敌人,人若自满了,就意味着在落后,不能强调工作忙,无暇读书,展展卷还是可以的,展卷即可得益。医案医话之类的书,也应多读,它能给人很多启发,汲取很多宝贵经验。

3.求临床之实

他人云:“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我则曰:“熟读王叔和,还得临证多”。书固然要多读,若不临床,不能学以致用,“理论一大套,看病汗直冒”,这是讽刺那些徒有虚名的医生。诚然,一个医生不可能把各样疾病都治得好,但应是手眼俱高,不遗人夭殃。临床功夫是练出来的,没有长期的临床积累,经验是不会丰富的。因此,要在“实”字上下功夫。所谓实就是踏踏实实,扎扎实实,实实在在的看病,当一个名符其实的临床家。我认为临床要走长征路,一步一个脚印,踏破铁鞋,才能收获更大。

4.求医术之实

各个门类,皆有其术。只有术精,才能兴业,医不例外。对于医术的要求则更高。因为医的对象是人,人的生命至贵,岂可忽乎者哉。绝不可满于现状,不求进取,甚至以术杀人。病人就医要选择医术高明的医生,张仲景曾告诫云:“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明·张景岳也曾说:“病不贵于能延医,而贵于能延真医。”并对医术要求也有明确之言,“医有慧眼,眼在局外,医有慧心,心在兆前。使果能洞能烛,知几知微,此而曰医。”为医者要向慧眼、慧心方面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医术,精益求精,永不懈怠。我虽不敏不才,始终是按照这个方向往前走的,一直走到最终点。

5.求疗效之实

中医之所以经久不衰,就在于他的疗效,疗效是经久不衰的根本。作为一名医生,衡量你的医疗水平高低,就是疗效这把尺子,尤其是疑难病症和大症,那就要看你的本领了。这些病人往往处在生死边缘,治疗得当就把他拉过来了,否则,就把他退到绝壁之下,送到死亡之海了。我在学医时,老师曾说过一个顺口溜“闲来无事下南坡,旧坟没有新坟多,新坟都是我治死,旧坟吃的是俺老师的药。”这话听起来很好笑,但却是诙谐的犀利的警戒之语,李东垣曾说:“实实虚虚,如此死者,医杀之耳。”

2005年9月有位高龄吴姓脑病患者,系妇产科专家,住本院治疗。在治疗中出现危象,经抢救仍无起色,下了病危,家属询其预后,医生说看他的造化了。患者儿子邀我往诊,果然出现危象,急用参附重剂,迅速转危为安。细思,此时若诊断含糊,用药失当,病人很可能生命告止。现在一些重急病都去西医院了,当然是好事。而中医在治疗危症、重症的长处,得不到发挥。事实上,有些病人西医治疗无措时,经中医抢救过来,也不乏其例。现在有种倾向,认为中医只能治慢性病,不能治急性病,再加上有些中医不够“铁”,便成了“软肋”。

6.求水平之实

上述医术和疗效,归根结底就是水平问题。就此问题,再谈点个人作法。为了不断能提高个人医疗水平,常采取就高的方法。所谓高,即上至岐黄,中至仲景,后至历代大医家以及近现代大医家,皆作为最高标准衡量自己,这无异于天壤之别。人家知道了会笑你狂妄,不知天高地厚,我觉得这是个人内在活动,也是内在动力,知己知彼,知低知高,同时也可避免自大和自卑。人贵有志,人贵有恒,虽然终生比不上他们的水平,但总算是心中有数,有个最高奋斗目标,催人奋进。实事求是的说,我的水平并不高,但有自知之明,也算是一点长处吧。这是个人的心声,请同道们知我罪我。

7.求创新之实

继承与创新,是个大课题,又是一个大难题,个人从医六十余载,岁不断努力,但所得甚微,实在汗颜,只是有点肤浅的体会。主要有“辨证思维六要”和“内科杂病治疗八法”。六要既辨证中之证与证外之证;辨静态之证与动态之证;辨有症状之证与无症状之证;辨宏观之证与微观之证;辨顺易之证与险恶之证;辨正治之证与误治之证。八法即:轻清法,主要用于因风热之邪伤于头部的疾患;涤浊法,主要用于诸多浊阻之病;疏利法,主要用于水湿失于运化之症;达郁法,主要用于郁证;运通法,主要用于腑气不通,脾失健运之症;灵动法,主要用于小虚小实之证;燮理法,主要用于阴阳、气血、脏腑功能失调的病证;固元法,主要用于久病,或正气内夺,或正虚似邪的病证。以上八法,依据病情,可单用,可合用,可交替使用灵活掌握。这些,是个人临床一点心得体会,谈不上创新,本人仍有创新的愿望。历观中医发展史,就是不断地创新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前进。创新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包括理论、学术和经验上的创新,否则,创新可能会变味。

三、学术思想与治病原则

予自学医以来,认真学习经典著作,广采众家之长,不囿门户之见,勤于临床实践,不断总结得失,逐渐形成了动、和、平的学术思想,即和态下运动发展观,和态失常的疾病发展观,病证变化的动态观,动态的和平辨治观,动态的求本治本观和临床用药动、和、平观。这个思想,一直贯穿于我在临床各个方面,常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凡病必辨其偏。是偏胜还是偏衰,是气血阴阳的偏胜偏衰,是脏腑的偏盛偏衰,还是邪正的偏盛偏衰,偏盛偏衰到什么程度,如此等等,只有明其偏才能纠其偏,只有纠其偏,才能得其平。

2.凡病必辨其真。疾病千变万化,往往呈现夹杂现象,但皆有其真。所谓真就是疾病的本质,只有抓住其最本质的东西,才能治得其当,迎刃而解。我始终遵循内经“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脏,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之旨,进行辨证治疗,我在中医学院毕业论文,就是“疏其气血,令其条达”。

3.凡病必握其势。疾病是动态的,不同阶段,有不同变化,尤其是急性病变化更迅速,有些病在用药以后,往往有新的变化,症变治亦变,就是这个道理。

4.凡病必平其心。心,包括病人之心和医者之心。人在患病之后,往往考虑的过多,尤其是大病和难治之病,更有精神方面的疾病,思想情绪很不稳定。从临床上看,因郁致病者有之,因病致郁者亦有之,遇到这样病人,除开给有药处方外,还须开出无药处方,就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病人心得其平。所以我常说,医生既要开好有药处方,又要开好无药处方,方为至善。例如:一位女患者,心情烦躁,寐少梦多。因夫病早逝,伤痛久不能平所致。复诊时赠诗一首:“陈罢病情述病因,病因不幸久伤神。应将往事全抛却,面对青山总是春。”又复诊时,果然心情大好。

医生是治疗疾病的主动者,病人是被动者,医生对待病人要有仁慈之心、平静之心和平等之心,不要被势位富厚,贫贱丑陋所影响,更不能以术谋私。医德是体现在各个方面,要落到实处。我有几句话作为自己的行医格言:“书要多读,理要精通,自知不足,勤学莫止。医德务必高尚,医术力求精湛。病人为本,热诚清廉。”我的治病思想原则,也有几句话:“辨病机之要,调邪正之偏。轻病轻取,重病重求。攻邪勿释正,扶正莫留邪。守法不泥法,有方若无方。”

以上是我从医历程和思想认识的历程,也是我简要的回顾,“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限于个人水平,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张磊)

关闭窗口
 建设动态              更多...
· 关于转发《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 2021/09/06
· 蒲公英校园文化志愿讲解团召开2016... 2016/12/27
· 我校蒲公英校园文化志愿讲解团召开2... 2016/12/21
· 我校承办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 2016/12/09
· 我校师生讲解员赴兰考参观学习 2016/12/05
 杏林典故           更多...
· 丁香 2015/08/03
· 山茶花 2015/06/03
· 宋清卖药 2015/04/16
· 华佗三试茵陈蒿 2015/04/06
· 华佗学禽 2015/03/20
 名医名家           更多...
· 厚德博学 大医精诚----记国家级名老... 2015/08/11
· 热心传承 甘为人梯——记侯士良教授 2015/07/22
· 王立忠临证体悟 2015/06/18
· 走正岐黄路 护好杏林春 2015/05/06
· 一代针灸大师邵经明教授 2015/04/28
版权所有: 河南中医学院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