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双语教学人才库首批教师确定 包海燕等二十七位教师入选 本报讯 根据学院《关于建立兼职双语教师队伍的通知》精神,不久前,学院人事处、海外教育学院联合教务处、学科办及外语学院等部门和单位举办了我院双语教学人才库首批教师选拔活动。 在1月8日举行的选拔赛开幕式上,田中岭副院长强调指出了双语教学工作的重要意义,希望各职能部门和相关二级学院相互配合,为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而努力,并要求把这一工作坚持下去,让更多的教师参与进来。 1月8日———10日,43位双语教学教师参加了为期三天的正式比赛,分为多媒体和非多媒体板书两组同时进行。根据评委的综合评分成绩,人事处、教务处和海外教育学院最终确定了包海燕、雷高明、梁鹤和梅雪等27位教师为入选我院双语教学人才库首批教师。 人事处、教务处等相关部门将启动双语教学人才继续教育,有计划地安排入选人才库的教师进行培训和外出进修。同时也将于2007年下半年组织第二届双语教师选拔赛,进一步加强我院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人事处)
郑州友好儿童牙病医院向我院贫困生捐赠爱心治疗卡 本报讯 1月12日下午,由郑州友好儿童牙病医院与我院白云苹贫困生基金会联合举办的“关爱贫困学生口腔保健爱心捐赠”仪式在我院举行。郑州友好儿童牙病医院院长徐正 一、书记杜胜利,第一临床医学院党委副书记乔虹云、学工办各位老师、白云苹贫困生基金会全体工作人员以及受资助的学生代表100多人参加了捐赠仪式。 在捐赠仪式上,徐正一院长代表医院职工向我院贫困学生捐赠了价值8000元的爱心治疗卡,由我院白云苹贫困生基金会具体负责管理、发放。乔虹云副书记感谢牙病医院对白云苹贫困生基金会的支持以及对我院困难学生的关爱,并对受资助的贫困学生提出了不辜负期望、艰苦奋斗、奋发图强、诚实守信,学好知识回报社会关爱、支持的要求。(白云苹贫困生基金会)
建设和谐社会是现实状态与前进路径的高度统一 ● 刘保庆 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历史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曾用各自的语言对这样一种社会状况作出过各种各样的描述。在我国历史上,从古代的孔子、墨子、孟子,一直到近代以来的洪秀全、康有为等,对社会和谐都有过许多美丽的设想。在西方,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欧文等使用了“和谐社会”这个概念,也对社会和谐有过美好的憧憬。在古代贤哲描述的和谐社会蓝图中,人与人之间重诚信、讲仁爱、求友善、修和睦、选贤能、富庶安康,具有财产共有、共同努力、舍弃自我、人人平等、安宁、和谐、祥顺的社会风气。但是,由于阶级压迫和剥削是当时的经济政治基础,在“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的社会里,种种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只能是空想,没有实现的现实条件。 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奋斗的目标。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贡献在于把这一美好的社会理想建立在了科学的基础之上,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指明了通向和谐社会的现实可行的路径,并对其基本特征作出了合乎逻辑的科学描述。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始终把社会和谐作为重要的目标,不断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坚持和继承了在社会建设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并吸取了传统和谐思想的营养成分,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与“和谐社会”联结起来,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要论断,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构想,系统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怎样建设社会的问题,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系统、明晰、具体、全面、丰富而又深刻,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新境界,进一步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矛盾、增加和谐因素的历史过程。春的烂漫和秋的飘零体现了自然界生与死的交替,看似对立的纷繁表象中却蕴涵着生命过程的和谐。紫禁城的红墙碧瓦与长安街的流光溢彩,这种古老与现代的完美融合,造就了北京独特的城市魅力。因此,和谐并不是千篇一律、追求同一,和谐并非没有反差、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正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前进着的,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还会产生,构建和谐社会并不意味着会一劳永逸地消除矛盾,而是一个不断化解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持续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将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整个历史阶段,它不是静止的完美,而是动态的协调,是目标和过程的统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和谐社会既是我们的远大目标,也是现实任务;既是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社会状态,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宏大理想。我们必须把握好长远性目标与阶段性任务的统一,既要看到诸多有利因素,坚定信心,积极推进,尽力而为,又要看到我国仍然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头痛脑热,操之过急,急于求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幸福工程”、“民心工程”,是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和谐社会人人共享,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不会从天而降、凭空而至,也坐等不来。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既着眼长远,又立足当前,积极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来,努力成为民主法治的建设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诚信友爱的承载者、充满活力的工作者、安定有序的拥护者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践行者。
做辅导员,让我受益终身 ● 针推学院、三附院 王亚平 我是1982年毕业留校做辅导员工作的,从事专职辅导员工作6年半,之后的十多年中一直在系里任副书记、书记等职,20多年来一直没有离开过学生工作这条战线,没有离开过学生思想教育这块主阵地,一直心系辅导员这个高校工作的特殊岗位。回首毕业后20多年的成长历程,我感谢辅导员这个特殊岗位,锻炼了我,培养了我,我感谢青年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帮助了我,塑造了我。辅导员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职业,育人的同时先育己,在引导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同时自己先成长一步,使人锻炼能力,提高素质,积累经验,受益终身,也为以后应对各种繁重工作,处理各种复杂矛盾奠定了坚实基础。 受益之一:育人先育己 辅导员首先是学生思想上的“指路人”,应该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发挥行为示范作用。我是学中医专业的,对如何在大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知之甚少,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通过各种途径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补上政治理论学习这一课,真学真用,指导自己的思想和实践,真正做到育人先育己,学习上自己先学一步,行动上,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学生工作无小事,处处是教育,处处皆楷模,辅导员生活在学生中间,每日每时与学生从各个角度打交道,要想获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要首先塑造自己。在做辅导员工作期间,我还认真学习了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中国历史、西方简史等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知识,丰富了自己的政治理论和文化知识,为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知识。 受益之二:教人先教己 当代大学生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大潮中生活和成长起来的一代,从懂事起就一直呼吸着改革开放国策带来的新鲜空气,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又接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带来的新观念的哺育,经济体制的转换,社会结构的转型,文化氛围的转换,思想观念的更新,都与我成长和受教育的年代有很大差别,同时转型期的大学生思想上存在许多困惑与迷茫,存在着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倾向,存在着厌学、逃学、情感观念等误区,需要我们辅导员给予思想上引路,学业上引导,感情上呵护,生活上服务,要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与益友,自己首先要有渊博的知识、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高屋建瓴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与青年学生交朋友,了解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成才需求,真正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充分尊重和理解他们,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被学生认可,所接受,教育才能入耳、入脑、入心。在教育引导学生的同时,我渐渐学会了在工作中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问题,多层次,多元化地引导学生,多方面、多渠道地帮助学生,在教育学生的实践中,我得到较大的自我学习、自我认识、自我锻炼、自我监督、自我克制、自我改造,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提高自我的认识能力,最后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真是教人先教己。 受益之三:创新中成长 辅导员工作是个挑战性强的职业,一方面它的工作面宽、线长、点多,包揽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行为示范管理、学生班集体建设、社会实践活动等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等,涉及到学生工作各个部门,方方面面,凡是与学生打交道的部门和岗位,无不认识,既具体又复杂又繁琐,同时,大学生是个高素质的群体,他们积极向上,思维活跃,信息量大、面广,接受新事物快,反对保守和僵化,他们追求时尚,创造时尚,喜欢标新立异,所以辅导员岗位又具有挑战性、创新性,尤其是新辅导员每天都要面临新任务,协调新关系,处理新困难,接受新观念,工作中不管是日常的或是阶段性,不管是思想教育或是管理工作,从内容到形式要让学生接受,适合学生特点,取得应有效果,都需要不断的创新、创新、再创新,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载体,在迎接挑战和克服困难中成长。回首我在做辅导员的日子里,在与青年大学生相处的岁月中,我从青年大学生中吸取了智慧和营养,学到了新观念和新方法,有时他们一句幼稚的语言,一个顽皮的动作,看似离奇的鬼点子,我们都能从中悟出智慧的火花,受到启迪,得到提高。他们的好点子、好方法丰富着自己的思想,修正着自己的行为,培育学生的过程中做到了教学相长,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我师,我是青年友”。 受益之四:永葆年轻的心 我做辅导员工作和与青年大学生的工作中最大的受益是青年学生给我一颗永远年轻充满活力的心,就这一点就使我受益终生。辅导员工作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光荣职业,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岗位,同时也是一个充满着酸甜苦辣的岗位,加班多,吃苦多,奉献多,工作强度大,工作范围广,有时也不被学生和领导理解,有“迷茫”与“彷徨”的时候,然而,青年学生却使我永远年轻。我与他们一起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我为他们在论辩场上那精彩的语言所感动而喝彩,主体班会上与他们畅谈人生,社会实践中,与他们一起认识社会,服务群众。做总支书记时,又时常与他们促膝谈心交流思想,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感知他们的欢乐和困惑,甚至向他们去寻找某些问题的解决方法。他们的纯真、率直,他们的敏捷的思维方式不断影响着我,朝气蓬勃、充满自信的青春活力深深感染着我,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与他们一起不知不觉地就年轻了,不经意间,看问题处理问题和对待周围事物的态度,都以年轻的心态来处理和对待,尤其是人到中年以后,就愈加感到拥有一颗年轻的心的重要性。我人生的重要岗位———政治辅导员,使我童心永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