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 首页 > 2005年 > 第一期 > 正文
第一期

2005年第一期第四版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08日 16:27 来源: (阅读量: )
2005年第一期第四版
自立自强 改变命运
●孙美玲(药学院)
  我从小就有一个梦想,长大后成为杰出的企业家,十几年来我一直为着理想不懈奋斗。我出生在河北偏远、贫穷的农村,我是大山的孩子,我是农民的女儿。在我的脉管里流淌着对生活、对命运不屈抗争的血液;在我的胸膛里跳动着一颗对成功、对事业执著追求的心。我不慕肥马轻裘的享受,锦衣玉食的生活,我喜欢自强不息的奋斗,轰轰烈烈的拼搏。
  我刚上学时就立志:“一定要考上大学,改变命运,改变落后的农村。”一直以来勤奋刻苦,成绩优秀。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我从初一开始就每逢寒暑假到雕刻厂打工,冬天迎着刺骨寒风,夏季顶着炎炎烈日,每天我要两次翻过一座小山到厂里磨活,工作时手指常被磨出斑斑血迹。可是,当我拿着自己的钱去交学费时,心中有莫大的快乐与自豪。
  上高中时,我摆摊卖过文具,在服装店卖过服装,做过“仙妮蕾德”的营销员。这些经历炼就了我的坚忍,增长了我的志气,使我更加自立、自强。
  去年我报考学院时之所以选择中药学,是因为我有一个构想:四年之后,用英语把中药学传播到全世界。我要让全世界人都了解中药的独特功效,把中药销售给外国人。我要让中药学在全世界发扬光大,我要成为杰出的企业家,我要漫步在夏威夷沙滩,我要徜徉在大西洋城,我要像宋美龄那样大名鼎鼎。
  所以进入大学后我更加好好地锻炼,因为我要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因为我要早一步迎接社会的挑战。从发传单做起,到促销员、家教、业务员,这些我都做了。周末双休日,当别人睡懒觉,打游戏,逛商场时,我必须马不停蹄地穿梭在郑州的大街小巷;平日里,当别人在班里专心致志地上晚自习时,我必须匆匆忙忙赶到学生家里给她辅导功课;晚上回来,当别人回到寝室休息时,我必须在教室里补习功课;每天清晨,当别人还在享受甜美的睡梦时,我必须早早起来学习英语。
  忙碌而充实的大一我过得非常快乐。因为我自食其力,因为我收获甚多。
  对生活我没有任何怨言,只有感恩。我心中始终点燃着一盏明灯,我心中始终燃烧着一股激情。
  激情如花,绽放我青春的风采;激情似火,升华我生命的价值。
  人人都知道:迷人的彩虹出自风雨的洗礼,丰硕的果实来自辛勤的耕耘。
  “播下春种,就有秋实。”“洒下汗水,就有收成。”
  美好的未来不是海市蜃楼,成功的梦想不会化为泡影。
  朋友,我们正处在风华正茂、血气方刚的青春时代,让我们好好把握命运吧!学那穿云破雾的海燕去搏击八方风雨;学那高大挺拔的青松去傲视冰冷的霜雪。我们充满自信,我们自强不息,我们拼搏自立,我们深信命运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
读书之我见
●马梦良(学生记者)
  从天真无邪的山野童子到走入课堂的学生,学纪的束缚使我失去了学习的乐趣,我厌恶读书,厌恶学习,直到有一天,我看到这样一段话:书是一个花园,能陶冶你的精神;书是一块宿营地,能安置你的灵魂;书是一座碉堡,让你的心有抵抗外来侵袭的坚强。我期待着精神有所寄托,期待着灵魂能够安宁,也期待着心灵能够坚强。由此,书便走入了我的生活。
  从单个的拼音汉字到冗长的语法长句,从简单的算术加减到深奥的化学计算,读书让我的知识不再匮乏,使我空虚的脑瓜渐渐充盈,读书的初效使我如醉如痴地漫步于知识的殿堂。
  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引起了书界的变革,批批新书的问世拓宽了我的视野,从民族风情到大国习俗,从偏远山区到浩翰宇宙,我了解了许多外面的世界,“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通过读书我的思想在不断深化,我的素质在不断提高。
  生活是坎坷的,多少次受挫使我的眼泪要流,多少次的困境使我鼓不起勇气,读书,让我“男儿有泪不轻淌”,读书,激起了我前进的勇气,坚定了我向贫穷挑战的信念;读书,使我勇敢地面对秋霜雨雪,直视惨淡人生;读书,使我懂得奋进才是人间正道。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古人的话语道出了读书的重要性。好读书,自有读书的好。读书,使人知天地之宽,晓人生之难,使人养成“遇苦时而不悲,遇宠时而不欢,寂寞时不寂寞,孤单时不孤单”的品性,读书也使我今生受益匪浅,那精彩的文字在我心中飘飞着人间的真善美,那美妙的情节在我心中构筑着一个个荡气回肠的故事。读书丰富着我,提高着我,铸造着我的品行,激发着我的创造力。
  我始终把读书作为人生航船的舵手,用它开辟成功的航线。在我心中,常有这样的思想:贫者应因书而富,富者应因书而贵,热衷知识,追求精神层面的人生态度是提高生命质量的源泉。考究的外表,无法掩饰一个人知识的匮乏,朴素的衣装,无法挡住言谈中的书香,读书可以让沙漠变绿洲,让黑暗变光明。
  朋友,热衷于读书吧!知识改变命运不再是荒诞的言谈,未来的社会会有你的用武之地,社会建设的华彩篇章定会有你灿烂的一笔!
剪不断的故乡情
●许 瑞(药学院)
  “我生在一个小山村,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每当这熟悉而又亲切的歌声响起,我的心情便久久难以平静,那种剪不断的故乡情便爬满了思乡的心藤。
  常常一个人深情地、痴痴地望着故乡的方向。每当此时,我都恨不得让自己成为一只小小的信鸽,向父老乡亲们捎去我内心深处对故乡深深的依恋和热爱。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只有失去的东西才会觉得它弥足珍贵,而在你完完全全拥有它时却不懂得去珍惜,而我也不例外。在离乡求学之前,一直不很喜欢自己出生、成长的小村,因为那时热衷于“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但小村没有这样的风景,她所能给予我的仅仅是一种叫作“平凡”的感觉。
  于是,千百次地想有一天能离开这平凡的小村,去寻找梦中的乌篷船。可如今,真地离开故乡的我,又以一种迫切于想要离乡千百倍的那种急切想回乡。
  怀恋故乡的春雨。雨后,远远近近一片朦胧,田间偶有几朵油菜花点缀着那一望无际的绿。农舍上的瓦片乌黑发亮,偶有几滴雨水顺着瓦沟滴下,屋檐下的水泥地上溅起了一朵朵小花,宁静而祥和。那时是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可此时却觉得这样的景像只配出现在梦中,而每次当它这么真实,这么立体地呈现在我面前时,我反倒有无所适从的感觉了。
  怀恋故乡的阳光。每当穿行于洒满阳光的小巷,愉悦的心情便会变得透明,宛若那灿烂的阳光。天空湛蓝如水,放眼望去,满眼都是柔柔的蓝色,清澈透亮。一阵风过,满树黄叶摇曳着,在空中翩然起舞,些许黄叶仿佛滑落的小鸟一般,悄然着地。

  怀恋故乡的父老乡亲。每天傍晚,小巷都会热闹异常。此时,男人们尽可把一整天的劳累暂抛脑后,三三两两,讨论着他们感兴趣的事情,任凭争得脸红脖子粗。而女人们则倚在墙边,边悠闲地摆弄着手中的针线活,边时不时抬眼望着嘻笑的我们,脸上溢满幸福的微笑。他们虽没受过高等教育,也不曾有过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们的幸福却是实实在在的。这种幸福来自对生活的满足与感激。即使我们不满足于那样的平凡,但又有什么理由拒绝那样的幸福?

  我们总想追求一种轰轰烈烈的生活,总渴望脚踏一块不寻常的土地,头顶一片不寻常的蓝天,为何偏偏淡忘了自己脚下这方虽贫瘠但足以让我们生根发芽的土地,淡忘了自己头上这方虽狭小但足以让我们翱翔的蓝天?

  甜不甜,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当有一天,我们真的浪迹天涯,也许魂牵梦萦的就是这个你曾经不喜欢的、平凡的地方。三毛流浪了大半生,但对于故乡仍是忘不了,舍不下,在听到故乡方言时不禁热泪盈眶,于是跟荷西说将来有了孩子一定让他学中文。每一个游子心中,故乡始终是座不倒的丰碑———不管它是怎样贫穷怎样苍凉。

  而一个连故乡都不爱的人,能算是一个健全的人吗?

  小村的确好小,好平凡,它没有演绎过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也没以孕育过什么呼风唤雨的大人物,但正是这份安宁使小村拥有一种分外的温柔和恬静,每个村民都心存着感激,为它的明天默默地奋斗着。

  我想,以后,我必将出去闯荡一番,但最终仍将回来,落叶归根,我的根是深扎于这里的小巷,这里的土地,这里的人家的。

千层底 万丈情
●胡旭红(第一临床医学院)
  小时候,家里穷,和许许多多农村孩子一样,我从小到大穿的都是母亲做的布鞋。儿时的记忆里,几乎每天吃过晚饭以后,母亲总要在炕头上点燃一盏小小的煤油灯,一边看着我和弟弟写作业,一边把线拉的“滋滋”直响。不知多少个夜晚,母亲拉线的声音驱走了我对黑夜的恐惧,化作一支支美妙的催眠曲伴我进入甜蜜的梦乡,那来回穿梭的一针一线,穿过黑夜,穿过寒冷,穿过漫长的冬季,穿过我稚嫩的心。
  那时,全家人都穿母亲做的布鞋,所不同的是,我穿的布鞋都是补丁摞补丁,姐姐穿了哥哥穿,然后我穿,接着弟弟穿。每当看到小伙伴穿着新布鞋那神气的样子,不懂事的我和弟弟就哭着跑回家要新鞋子穿,这个时候,母亲总是含着泪,默默地把我们搂入怀中。现在想起来,都会为当初幼稚不理解母亲的苦衷而内疚。母亲纳鞋用的线全是自家做的,纳鞋的主料也是旧衣服、破布头打成的袼背。每年夏天,母亲把积攒了一年的碎布头拿出来,洗净、晒干,挑个晴天,用浆糊把这些布头贴在墙上或木板上,等干了以后,再比着鞋样子剪……
   上中学后,离家远了,我吃住在校,一般一星期回家一次,有时为了节省时间,就两个星期回家一次,每次回家,母亲就把做好的布鞋拿出来让我穿上,然后再去涮我刚脱下的鞋,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我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被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陶醉着。
  高中时,因为学校在县城,城里的孩子一般都穿皮鞋或运动鞋。母亲怕我在学校里受白眼,就狠了狠心,拿出所有的积蓄在集上给我买了双球鞋,悄悄地放在我床前,又偷偷地拿走了那双不知花了她多少心血和时间做成的布鞋。这一切我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虽然球鞋在农村已相当流行,但对于孩子多、自己年迈又多病的父母来说那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啊!以后的三年,我都是穿着球鞋过来的。每当我向母亲要布鞋穿时,母亲总会说:“妮啊,你也长大了,也应该穿得好一些了,不能老让娘给你做鞋呀!”我知道母亲为了给我买一双鞋要付出多大的艰辛,所以我十分珍惜我的鞋子,不到迫不得已,我是绝对不会换新鞋的。
  如今,我已坐在了远离故乡的大城市的大学教室内,但母亲那疲倦的脸容一直出现在我梦中,尤其我脚不舒服时,我就更加渴望再穿一次母亲手做的千层底鞋。可惜母亲已经老了,眼睛还患有白内障,做不得鞋了,我只有把这一渴望埋在心底,换得来日对母亲的回报。
  挥泪告别的是岁月,但挥不去的是女儿对母亲的深深思念。默默地看着马路上穿过的各色各样的鞋子,我就又情不自禁的想起了母亲的千层底。
山之上,国有殇
        ———纪念南京大屠杀有感
●李 兰 (第二临床医学院、骨伤学院)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不管过去了多少年,1937年12月13日,都是铭刻在我们中华民族心灵上永远的伤痛。67年前的这一天,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惨案,我们30万同胞惨死于日寇屠刀之下。
  从那一天起,我们就背负着屈辱和悲伤一路走来。走到今天,已经67年了。然而,事到如今,日本右翼势力却置本国先前的罪行和史实于不顾,别有用心地在否定“南京大屠杀”,诬蔑“南京大屠杀”是捏造的。对此,千言万语都不足以表达我心中的愤慨。联想起现在日本一系列的举动,比如修改中学历史教科书,鼓吹和美化其侵略历史,把侵略战争说成是日本“自存自卫”,把对亚洲各国人民的杀戮说成是“解放亚洲”,并指责战后对战犯的审判,参拜“靖国神社”,现在甚至已经开始修改宪法,扩大军力,从经济大国走向军事大国。凡此种种,极大地伤害了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是对正义和公理的公然挑衅。
日本何以至此?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同盟国二战胜利后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宽容”。虽然当时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争罪行进行了审判,但由于美国国家战略的需要,审判并不彻底,日本军事主义势力也远未得到彻底完整的打击和清算。昨日的“宽容”造成了今日的放纵。因此,日本军事主义余孽得以苟延残喘,并且改头换面后,形成了今天的右翼势力。那么,他们这样兴风作浪的目的是什么呢?很明显,就是要复活军国主义,重走侵略扩张的老路。这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对此,我们一定要倍加警惕。
  但是,让人心痛的是,我们国内竟有人提出把“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更名成“中日和平”纪念馆,这算什么行为?我们想想日本为什么要口口声声地否定“南京大屠杀”?且不说他们的否定能不能得逞,单是“南京大屠杀”这五个字就是一根刺向他们心头的刺!令我们警惕,却令他们坐立不安。它对我们的意义已经超越了一场屠杀惨案的本身,它凝聚着我们的屈辱,悲伤和恨。这种情感岂是经过时间流失能磨灭得了的?日本人处心积虑都做不到的事,我们却有人正帮他们做。难道我们是一个如此健忘的民族?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时刻警示着我们要牢记历史,居安思危。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