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处党总支 陈相新
6月19日,清风习习,艳阳高照,跟随校纪委组队前往省廉政文化馆参观学习,接受廉政教育。学校党委别书记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处级干部悉数参加,展厅之内人头攒动,大家时而听解说人员讲解,时而认真讨论。参观内容十分丰富,或忠贤有教,或规范有形,或贪腐惩治,或警钟长鸣。实例丰富,形象生动,所听所看,收获颇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突出强调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
党风廉政建设关乎民心向背,关乎党的事业成败。中纪委三次全会上提出了“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中央连续出台了《党内监督条例》和《纪律处分条例》,充分显示了坚持不懈反腐倡廉的强大决心。通过这次参观学习培训,我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有了更深体会,对惩治党内腐败的紧迫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一、坚定信念,不能放松“廉”这根弦
清廉在中国有其深厚历史渊源和文化脉络,早在中华“人文始祖”黄帝时期,他就提出了“爱在大圆之上,大矩在下,汝能法之,为民父母”的观点,这是古代廉洁思想的发端。黄帝还提出了“六禁重”,即: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指出人的吃饭、穿衣、住宿甚至音乐和色彩都不能太过分,警告人们遵守一般规矩,不能过分享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是组织对党员的必然要求。党员领导干部丧失了理想信念,就会失去精神支柱,失去灵魂。为何这么多党员领导干部在金钱、官位、名利、美色的诱惑下,放弃了对世界观的改造,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出现了“只讲实惠,不讲理想;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讲钱财,不讲原则”的腐败现象。
因此,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永远在路上,永远不能放松。只有时刻提醒自己,从点点滴滴处严格要求自己,时刻牢记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奉献意识、服务意识,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高自我约束能力、警省能力,坚决抵制各种诱惑。正像总书记提出的那样,“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党的纪律是我党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廉洁的法宝,包含了无数共产党人为此付出的努力和心血。重庆渣滓洞监狱烈士在牺牲前向党组织提出了八条意见:一要防止领导成员腐败;二要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的锻炼;三是不要理想主义,对上级也不要迷信;六是重视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问题……等等。也说明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一直在关心和关注着党的纪律建设,说明廉洁这根弦什么时候都不能松动,都要引起警觉。在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更要多提重提廉政,因为现在的经济条件好了,人的思想解放了,权利的诱惑、钱的诱惑、美色的诱惑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表现的更严重,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受到的压力也更多,接受的考验也更严峻,所以必须时时处处拉紧廉洁这根弦,不能放松。
二、重在平时,守住“利”这一关
清朝廉臣、“半饱居士”陈廷敬,清代泽州人(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顺治十五年(1658年)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历任日讲起居注官、经筵讲官,《康熙字典》总裁官,工部尚书、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康熙字典》总修官等职。陈廷敬为政清廉,《清史稿》给他以“清勤”的评价。在官居吏部尚书时,陈廷敬曾严饬家人,有行为不端者、有送礼贿赂谋私者,不得放入。他到礼部上任,曾立下规矩:“自廷敬始,在部绝请托,禁馈遗。”
皇城相府作为清代早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诗人陈廷敬的居所,文化内涵丰富,历史遗存甚多。明清两代,生活在这座相府内的陈氏家族,科甲鼎盛,人才辈出,著述繁多,冠盖如林,仅有著作流传至今的诗人达36位,曾出现过41位贡生,19位举人,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享有“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美誉,这与陈廷敬的从严管理和影响密不可分。
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近年来,很多被查处的腐败分子虽然职务各有高低、年龄差别较大、学历层次不等,走向犯罪道路的心路历程也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能正确看待个人名利得失,都倒在了利益这面墙前。党员干部要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和良好心态,正确对待名利,从司空见惯的小事和小节抓起,加强世界观改造,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切实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更加重视,采取了强力措施,出台了“八项规定”,提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老虎、苍蝇一起打,彰显反腐之强大决心。俗话说:一失足成千古恨。如果真正品尝了其中的滋味,那就后悔晚矣。所以,强化自律意识,构筑廉洁从业的警示防线,是对每个党员干部的考验。在现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变化,一味追求物质享受,忽略了精神健康,这已经成为广大社会注目的一个焦点。在与时俱进的今天,我们党采取了一系列反腐倡廉的警示教育,通过读报纸、出宣传栏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开展警示教育,使我们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明显提高,服务意识不断增强。
唐代诗人杜荀鹤有一首诗《泾溪》:“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是室温说有沉沦。”就是说明了这个一个道理:险要之处,人们往往能够思想集中,小心谨慎,事故反而不易发生;平流无险的地方,却容易放松警惕,麻痹大意,因此常常舟覆人亡。体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警示。
三、打击腐败,突出“严”这一招
对不法分子必须严惩。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中央一直在整党肃纪,打“老虎拍“苍蝇,对违法腐败分子绝不手软。警钟为谁而鸣?为那些理想动摇、信念滑坡者。他们虽为党员,但思想内核已经变质。对党员干部来讲,从功臣到罪人只有一步之遥;从公仆到贪官,只有一念之差。
展览馆展示的近年来倒下的一批无视党纪国法的腐败分子的图片资料,让人触目惊心,给我深深的震撼和感慨:一是中国共产党反腐的态度是坚决的,我们的党只有不断清除自己身上的病菌和毒瘤,才会更加纯洁、更加伟大,才会带领中华民族走好伟大复兴之路;二是无论任何人,无论以前为党和人民做了多少有益的事,如果腐化堕落,违反党纪国法,党和人民是不会姑息迁就,不会以功来抵过,而是加以严惩;三是伸手必被捉,无论是在何岗位,官有多高,位有多重,还是普通工作人员,只要你违规违纪犯法,必将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我党近几年揪出的“大老虎”周永康、徐才厚、郭伯雄、苏荣等人,极尽贪腐,为他人谋私利,收受贿赂,情节严重,触目惊心,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到重大损失,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破坏了社会秩序。还有一些级别比较低的党员领导干部,以身试法。比如原鄢陵县委书记袁宝根,2009至2014年间,利用担任禹州市委组织部长、禹州市委副书记、鄢陵县长、鄢陵县委书记等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取他人财物合计1000余万元。2016年5月,袁宝根被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200万元。还有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人和事,前河南中医学院院长彭勃,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年,但在展厅里看到他的违法介绍,还是很震惊、很感慨。彭勃在任院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在新校区建设期间大肆贪污受贿,攫取好处1000多万元;背叛家庭,生活作风腐化,发展婚外情。被判处无期徒刑。在彭勃的认罪书上,他说到:“我对不起我的爱人……我对不起党组织……在出事之前,我还在给学生讲做人、讲修身。我是学生心中的偶像和尊敬的导师,是党员领导干部,但我做了普通学生都不会做的事、社会道德所不允许的事。如果面对学生,我有何资格再做他们的导师?这件事对学生们的心灵造成的创始是严重的,我将如何弥补?”发生在身边的实例尤其振聋发聩,惊人猛醒。
四、廉洁队伍,关注“小”这一步
廉政文化馆里展示的一个个案例显示,这些马失前蹄的领导干部,就是从一些不起眼的小便宜、小动作、小利益开始,心存侥幸,降低了标准,放松了要求,私欲膨胀,难以自制,无力自拔,不顾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原则,逐步陷入违法违纪的地步,造成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无法弥补的损失。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党员干部的廉洁教育,必须做到一身正气、严以律己、警钟长鸣,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常思腐败之训,防微杜渐,从本职岗位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切能够做的事情做起,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红军之所以有严明的纪律,就是从小事抓起的。鄂豫皖苏区的《红军纪律歌》中唱到:行动听命令,不得胡乱行……工农的东西,不可拿分文;说话要和气,开口不骂人……上门板,捆铺草,房子扫干净……
在我们的工作中,一定要把握好每一个“小”事情,比如研究生管理与教育工作中,牵涉到诸多原则、诸多纪律、包含诸多利益。招生工作牵涉广大考生的命运前途,有时可能因为一顿饭、一瓶酒影响到录取的公正,影响到考生的录取;还有学籍管理、学位授予、论文评审、导师遴选等诸多工作,都存在着师生的利益在里面,操作的规范与否、是不是按章办事,都会影响到事情的结果,影响到师生利益。工作是不是公正也影响到部门和学校的声誉,影响到党员干部的形象。所以小事情里包含大问题,如何做好自己的工作,从这次参观学习中我感受很深,必须从小事做起,从小看大,防微杜渐,才能保持廉洁。
铭记历史,吸取教训,勿忘警示。历史的经验教训反复证明,清廉必定战胜贪腐,正义必定战胜邪恶。也只有这样,才能把为党为民的清风正气永远传承,我们党也才能得到人民的永远拥护和支持,正所谓“风正一帆顺 清廉得民心”。总之,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我深受教育,那些好人坏人、那些清风雨露、那些规规矩矩,永留脑海,警钟长鸣。我一定会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立足岗位,爱岗敬业,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