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年第二期第四版 | ||||
有诗的青春 □05级人文公管班 刘雪梅 |
||||
诗的旋律是青春一道亮丽的风景,诗的韵味是青春难舍的情怀,诗的空灵是青春由衷的向往,诗的饱满是青春耀眼的亮点。梦随白衣摇曳的诗仙骑着白鹿遍访名山,笑看潮起潮落云卷云舒,情随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而变得闲适、恬淡;心随放荡不羁、傲岸不凡的东坡居士聆听那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澎湃之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美景象令我震憾,“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悠然让我神往;月下美丽的康桥使我赞叹。有诗的青春,天是碧云天,地是黄叶地,水是横波眼,山是眉峰聚。 有诗的青春激情飞扬。“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言,“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壮语令我热血沸腾;“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铮铮铁骨令我动容。也曾梦想自己身披铠甲,驰聘沙场,去谱写巾帼不让须眉的乐章,也曾与岳飞一起咀嚼“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悲壮,也曾与陆游灯下体味“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辛酸;也曾与范仲淹把酒临风,吟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迈。有诗的青春感慨万千,有诗的青春尝尽人间酸苦,有诗的青春拥有千年的积淀。 有诗的青春如痴如醉。那新生的小荷,尖细的小角,轻巧地立着一只蜻蜓;秋天的枫叶历经酷霜的摧残却将秋的天空燃烧成了红色的海洋;塘内荷叶团团,接天连日,一只小小的船儿给它注入了万种风情;绿柳成荫,几间草屋隐约其间,偶尔几声鸡叫更让人身心俱静;飞流直下,银河倒挂,何等的壮观;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抬头之间瞥见远处的青山,又是何等的怡然。有诗的青春气象万千,有诗的青春色彩斑斓。 有诗的青春就有了飞翔的梦想。向往着拥有一片自己的天空,去领略“鹰击长空”的辽阔,不再在乎“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的古训,只追求“天空中没有痕迹,但我已飞过”的那份坦然。赞赏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怀,但也明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艰辛,铭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古训,高声吟唱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怀抱着飞翔的梦想,在黑色的天空下,咆哮着的大海上化为高尔基笔下高傲的海燕,在凋碧树的西风吹来时,仍坚信“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有诗的青春,永往直前;有诗的青春无怨无悔。 有诗的青春跌宕起伏。“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遗憾充斥心房,而“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又将你抛向惊喜的浪尖;刚才还是“山穷水尽”,转眼之间却是“柳暗花明”;愤怒着“靖廉耻,犹未雪”,却又为“踏破贺兰山阙”而激动不已;能见到“柳如烟”的美景,也能感受到“落花流水春去也”的惆怅,感受到了“自以为心为形役”的无奈,也领略了“肯与邻翁相对钦,隔篱呼取尽余杯”的欢欣。有诗的青春,百感交集;有诗的青春,风景无限。有诗的青春,抑或恬淡,抑或沉沦,抑或激昂,抑或伤感。 有诗的青春,多彩的青春;有诗的青春,无悔的青春;有诗的青春,激昂的青春;有诗的青春,砺志的青春。 |
||||
在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探寻 ———观电影《孔雀》有感 □第二临床医学院骨伤学院04骨伤班 陈群群 |
||||
静静的夕阳,淡淡的暮霭,瑟瑟的秋风,飘零的枯叶,缓缓地流动出大自然的平静与真实。悠长悠长的小道,沿着那绵延不绝的方向,直通向遥远。电影《孔雀》讲述的一个发生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普通人家的故事在这里展开…… 是的,孔雀是美好的化身,而孔雀开屏则象征着美的极致。孔雀开屏般的美好是现实中每个人都向往的,影片中的主人公正是带着美好的梦想在灿烂的生活中追逐。 最先进入人们视野并且给人们印象最深的便是姐姐这一形象。她,倔强,叛逆,虽然历经坎坷,但给人们留下了一连串有关真善美的回忆。当青春的梦想被生活所泯灭,她便用一种率真的方式追逐着曾经的梦想———飞快地蹬着自行车,车后放飞着自制的大降落伞,既像鸟儿在空中翱翔,又似美丽的孔雀开屏。 影片中的哥哥很普通很平凡,他用简单的方法处理着复杂的事情,用自己务实的态度让那些所谓的聪明人“自惭形秽”,就如《阿甘正传》中的大兵阿甘。他们都坚持着自己的执著,用简单弥补着自己的不足,不向世俗献媚,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自己的真实人生,追逐着自己心中的梦想。 电影中的弟弟是那种容易感伤的人,整日忧心忡忡,以迷茫的态度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在波折中逃离了家,历尽沧桑之后,他带回家的,除了那不完整的爱情外,只有那装出来的坚强。 影片的最后,三家人依次走过孔雀园,虽都怀着看孔雀开屏的期盼,可仍旧匆匆而过,还未看到美丽的绽放,便又消失在茫茫的人海中。当人去园空,无人的画面中孔雀的羽毛缓缓地绽放,抖落掉等待,转动,转动,最终将美丽完全展现出来。 是的,有时尽管无奈的生活尘封着我们美丽的羽毛,但只要我们拥有开屏的梦,哪怕是一瞬间,也能将生命照亮。理想之于现实,大致如此吧! 暮霭又来,日落又至。平凡的故事,仍在继续。望着那没有尽头的小道,平凡的我们书写着自己的平凡,做着那开屏的梦…… |
||||
你在诗歌里含苞待放 ———致小女孩冉冉 □李 华(期刊编辑部) |
||||
|
冉冉是个十岁的邻家女孩儿 她在我的诗歌里含苞待放 我知道这样的比喻不够形象 但我还是要说 冉冉,这个十岁的小姑娘 四年级小学生 欢快地跑进我的诗歌 象蝴蝶一样蹁跹 象蜻蜓一样悠然 精灵一样落在 落在最美的诗句上 作为一个诗人 我激动的心情 象水一样荡漾 那是一个周末 |
这时,邻家小女孩儿 那个叫冉冉的小姑娘 拿起我的诗读起来 稚嫩的声音 使我看到水流的清新和 花儿的芬芳 读到兴奋的地方 我看到她轻拍翅膀 这情景让我欣忭不已 我想到羽毛、想到音符 同时想到会飞的花儿 我必须打一个比喻 把我的欣喜告诉世界 于是我说:冉冉、冉冉 可爱的小姑娘 你在诗歌里含苞待放 诗是贫穷的金子 你的生命高贵而不同凡响 |
||
收发邮件的几个要注意 □收发室 唐显坡 |
||||
时常听到有的同学抱怨说自己的邮件不能及时收到,究其原因,虽然各自情况不同,但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应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一、地址不详。有的来件只写了年级、班级,却忽略了注明那个专业;还有的写的是宿舍号,因此无法准确投递,从而延缓了收到时间。学院收发室报箱有统一编号,来件只要标明所在的年级、专业、所正在使用的报箱号码,就一定能准时收到。 二、中间环节时间较长。收发室将来件(挂号通知条)投进报箱后,负责领取的同学没有及时转交收件人。 三、领取手续不对。挂号件的领取,应出示收件人的身份证或学生证,并填写证件号码备查,经核对无误后方能领取。有的同学领取挂号信时拿的是借书证、团员证,还有的同学拿的是就餐卡,不按规定出示有效证件,反复往返,拖延了时间,这也是不能及时收到的一个原因。 最后提请大家注意的是,有的特快件是通过私人快递公司投送的,当您的特快件送达您本人时,您应当先拆封,查验核对有无缺少或损坏,在确知无误后再签名,如有缺少或损坏可拒收,并提出赔偿要求。切勿先签名后查验。私人快递公司居无定所,又无联系方法,若事后追赔,十分不便。 |
||||
海棠花 □04级预防医学本科班 王凡 |
||||
让我送你一树海棠花吧,这圣洁的花谢了又开了,漫长得如同生命的久远,短暂得好象生死之一瞬,它高贵,连牡丹也望尘莫及,它又饱含着深情,就是玫瑰花也逊之三分,它目睹过圣洁的爱情,它结识过伟大的灵魂,在风雨中伫立,在黑暗中静默,也许胸中藏有百万雄兵,流露出来的,却只有柔情一片……电影《无极》正是从一树缤纷的海棠花开始的。 一树《无级》的海棠花,带给人的是对爱与美的联想。看过《无极》的人都知道,一个曾许诺不再拥有爱情,即使拥有也立刻就会失去的女人———倾城,终于爱上了一个她本不该爱上的男人,她应该爱上的是另一个人,另一个虽然身份卑贱却拥有一颗真正懂得爱心的人,他说过“真正的速度是看不见的,就像风起云涌,日落月升,就像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树叶会变黄,什么时候婴儿长出第一颗牙来,就像你不知道你什么时候爱上了一个人。”那个人为了心中的思念,奔跑出了可以超越时空的速度,见到了他日夜思念的母亲和妹妹。虽然她们已经死去。在影片的最后,倾城不应该爱上的人死去了,而那个她本应爱上的无限爱她的人也为了她能有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穿上了黑袍,一个本应完美的爱情从而变得凄美。我想,这也是导演陈凯歌选择让故事模糊了时代却要使它发生在具体的一棵海棠树下的原因吧。海棠花,又称断肠花或思乡草。整个故事不就是一曲断肠悲歌么?它在《无极》的空间里回荡,回荡…… 书上说: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之称。在皇家园林里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贵”的意境。古人咏海棠的诗不多见,苏轼曾赋诗云:“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宋代杨万里诗曰:“垂丝别得一风光,谁道全输蜀海棠。风搅玉皇红世界,日烘青帝紫衣裳。懒无气力仍春醉,睡起精神欲晓妆。举似老夫新句子,看渠桃李敢承当。”此时的海棠花似乎又成了人们对于富贵、美好的追求的一种寄托。唉,海棠花总是在充当着人们感情的载体。叫她断肠花的是人,叫她花贵妃的也是人。可见,在这个世上,实际上是人在用自己的思想试图主宰世界。可是,人们真的可以么?这不过是人们对生活的—种美好的企盼罢了。得不到和已失去的,便是最美的。也许,我们真的应该学习一下道家所提倡的那么一种对无极的追求,而在这种追求中获得平静,在平静中复归无极。 在《无极》的海棠花中,我思考着,我尝试着,试着用我的双手在键盘上表达着我仍然稚嫩的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