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
贺 信
河南中医学院:
在举国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的日子里,你校迎来了50周年华诞。值此喜庆之时,我谨代表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向你们表示衷心的祝贺!
50年的历程是河南中医学院几代人辛勤耕耘、奋力发展的历程,是河南中医学院不断创造、不断收获的历程。50年来,河南中医学院始终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秉承“厚德博学、承古拓新”的校训,凸显“立德铸魂,培养德术兼备的中医药人才”的办学理念,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办学之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希望你校以50周年校庆为契机,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务实重干,为把河南中医学院建设成为国内外影响较大的中医药大学,为河南省由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迈进,为实现中原崛起的宏伟目标做出新贡献!
中共河南省委书记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2008年11月14日
贺 信
河南中医学院:
值此河南中医学院建校50周年之际,谨向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问候!
河南中医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我省唯一的中医药高等学校。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秉承“厚德博学、承古拓新”的校训,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实力明显增强,办学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为中医药事业的继承与发展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优秀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希望河南中医学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扬优良传统,勇于开拓创新,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以中医药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大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现中原崛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共河南省委常委 宣传部长
河南省人民政府 副省长
二○○八年十一月十五日
贺 信
河南中医学院:
值此你院建院50周年之际,谨向全体教职员工表示热烈的祝贺!
五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河南中医学院认真贯彻执行党的中医药政策和教育方针,坚持以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为目标,注重教学、科研、医疗的协调发展,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成绩,现已成为一所办学层次较全、专业结构较为合理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希望你们以建院50周年为契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巩固成绩,发挥优势,开拓创新,积极进取,主动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为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为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二○○八年十一月七日
贺 信
欣逢河南中医学院五十周年华诞,河南省卫生厅谨向学院全体教职员工表示热烈祝贺!
五千年岐黄薪火相传,半世纪中医学人矢志拼搏。作为河南中医界的最高学府,五十年来,河南中医学院历代学人筚路蓝缕,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已经成为现代化的中医药大学,学校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五十年来,河南中医学院历代学人秉承“厚德博学、承古拓新”的校训,凸显“立德铸魂,培养德术兼备的中医药人才”的育人理念,为社会培养数以万计的各类中医药人才,以鲜明的办学特色和突出的教育实绩赢得了社会的赞誉,为全省卫生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值此河南中医学院五十周年华诞庆典之际,省卫生厅谨向贵校全体教职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衷心祝愿贵校以五十周年庆典为契机,在继承光荣传统中越办越好,在与时俱进中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培育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在大力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取得更大的成绩,更大辉煌!
河南省卫生厅
二○○八年十一月十六日
五十载厚德博学创伟业 新世纪承古拓新育英才
我院隆重举行建院50周年庆典大会
本报讯 11月16日的学院分外美丽,校园里彩旗飘扬,鲜花芬芳,处处洋溢着节日喜庆的气氛。
上午,我院建院50周年庆典大会在大礼堂隆重举行。中共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孔玉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河南省卫生厅及10余家国内高等中医药院校和20余家省内高校发来了贺信贺电。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李
松武,省卫生厅副厅长、省中医管理局局长夏祖昌,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副局长马宪民,学院党政领导,学院老领导,知名校友等在主席台就坐,近两千名师生参加大会。院党委书记孙建中主持庆典大会。
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大会拉开了帷幕。院长郑玉玲作重要讲话。郑院长代表学院向莅临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校友、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院建设和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广大校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半世纪以来辛勤耕耘、无私奉献,为学院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的历代河南中医学院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全体师生员工致以诚挚的问候!
郑院长指出,我院五十年的历程是历经艰辛、不断壮大的历程。经过我院历代人的艰苦奋斗,历经磨难,数次搬迁,几度重建,逐渐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在办学规模、教育质量、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研医疗、对外交流、管理服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和发展。由建院当初的校园面积不足百亩,只有一个专业和118名学生的单科性院校,发展成为占地面积1727亩,各类在校生两万余人,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医、管、工、文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综合性中医药大学,为国家培养了4万余名优秀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郑院长希望,全院上下在院党委、行政的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继续抓好内涵建设,不断提高育人质量,以百倍的信心、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上,认真落实《河南中医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务实重干,奋然前行,为把学院建设成为办学特色突出、国内外影响较大的中医药大学而努力奋斗!
友好单位代表、河南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明黎在致辞中表达了对我院良好的祝愿,表示今后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共同为繁荣祖国的中医药事业而努力。我院78届毕业生、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熊维政在发言中回顾了难忘的大学生活,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激之情,祝福母校的明天更加美好。我院教工代表丁樱教授和学生代表薛利国相继发言,与大家分享了激动而喜悦的心情,号召全体师生团结一心,为学校的发展再立新功。
孙建中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指出,全院上下要以50周年校庆为契机,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全局,总结经验,继往开来,科学发展,再创辉煌!为谱写河南中医学院新的宏伟篇章而更加努力奋斗!
(文/蔡信强 摄影/王保山)
在河南中医学院建校五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 院长 郑玉玲
各位校友、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
五十春秋,共庆华诞。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兴奋和喜悦的心情欢聚一堂,庆祝河南中医学院建校五十周年。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我谨代表河南中医学院向莅临大会的各位校友、各位嘉宾表示热烈地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院建设和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广大校友表示衷心地感谢!向半世纪来辛勤耕耘、无私奉献,为学校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的历代河南中医学院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全体师生员工致以诚挚的问候!
筚路蓝缕,岁月如歌。五十年的历程,是河南中医学院历经艰辛、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我院是全国建校较早的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其前身是1953年在开封创办的河南省中医进修学校,1958年迁入郑州,同年更名为现名。自1958年成立以来,已历经五十载。五十个春夏秋冬,五十年风霜雨露,凝聚了河南中医学院几代人的励精图治、艰苦创业的汗水和心血。五十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和广大校友的关心支持下,经过河南中医学院历代人的艰苦奋斗,历经磨难,数次搬迁,几度重建,逐渐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在办学规模、教育质量、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研医疗、对外交流、管理服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回首建院伊始,校园面积不足百亩,只有中医1个专业,仅有学生118人,条件十分简陋。经过五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如今的河南中医学院已发展为校园面积1727亩,各类在校生两万余人,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医、管、工、文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综合性中医药大学。
辛勤耕耘,硕果累累。五十年的历程,是河南中医学院几代人辛勤耕耘的历程,是我们不断收获的历程,学院的办学规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等均取得了丰硕成果。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经过五十年的发展,我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截止目前,学院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国外招生,有各类在校生20860人,其中普通本专科生15685人,硕士研究生929人,成人教育学生4099人,海外留学生147人。
学科专业发展迅速。1958年我院设置的专业只有中医学一个专业,1959年增加了中药学专业;20世纪50-80年代重点发展了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专业,90年代起拓展了医、管、工、文等4大学科门类。学院现有12个直属二级学院,19个本科专业(方向),1个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河南省高等学校名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点,10门省级精品课程,1个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1个河南省第三批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23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单位;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3个一级学科、2个二级学科为河南省重点学科。
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学院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了一支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1958年建院时,学院只有中医教师6人;1966年,学院有教师82人,其中讲师3人。目前,全院有教职工252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74人,副高级职称383人。教师队伍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人,河南省优秀专家24人,河南省特聘教授岗位4个,河南省中医事业终身成就荣誉称号20人,河南省高校骨干教师18人,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283人。先后有10多人次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70多人次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师德建设先进个人”、“河南省劳动模范”和教育教学先进工作者等。
教学配置体系完善。学院下设3所集教学、医疗、科研为一体的直属附属医院,既是全省中医医疗、科研的龙头,又是学院临床教学基地,拥有一支包括国家级、省级名老中医在内的实力雄厚的中医教学医疗科研队伍。其中,第一附属医院为“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卫生部中药临床药理基地、全国中药制剂及剂型改革基地;第二附属医院又是河南省中医院,是全国三级甲等医院;第三附属医院以针灸推拿为特色,名医专家荟萃。拥有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93个。建有病毒性疾病中医药防治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分子生物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动物实验中心、药理毒理学实验室、中药标本馆等。校内各类馆藏图书95.9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教室、宿舍、食堂和运动场地等配置均能较好地满足教育教学需要。主办有《河南中医》和《河南中医学院学报》两种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学术期刊。
科学研究成绩显著。加强科研机构建设,设立了艾滋病研究所、儿科研究所、肿瘤研究所等众多研究机构。加强了重大科研项目研究工作,尤其是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方面的研究国内领先。近5年来,我院教职工发表论文5892篇,出版专著195部,出版教材365部,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63项;承担各类科研项目519项,科研经费7351万元。
对外交流日趋广泛。学院外事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80年代进入起步阶段,90年代对外交流与合作领域不断拓展。1994年国家教育部将学院列为能够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全国200所高等院校之一。目前,已有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和医药技术人员来我院学习,学院与近30个海外教育、科研、医疗机构开展了多方位的技术合作。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五十年的历程,是河南中医学院精心育人的历程。长期以来,我们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秉承“厚德博学、承古拓新”的校训,凸显“立德铸魂,培养德术兼备的中医药人才”的育人理念,使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全面提高,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各类人才4万余人。他们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活跃在全省各地、祖国八方和世界一些国家。毕业生中有以77级校友、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钊,79级校友、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升启等为代表的科学家;有以58级校友、中共“十一大”代表、全国名老中医张磊,58级校友、全国名老中医门成福等为代表的名医专家;有以77级校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马建中,77级校友、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李松武等为代表的行政管理人员;有以75级校友、全国十届人大代表、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熊维政等为代表的企业家。尤其是近年来涌现出的以“全国道德模范”、“2006中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王一硕,“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白云苹,热爱祖国、服务西部的李国胜、张欢欢,心系他人的张申,团结互助的于爱党等为代表的感动中原、唱响全国的河南中医学院优秀大学生先进群体,向社会展示出了我院良好的育人成果,为学院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展望未来,奋然前行。五十年的茁壮成长,五十年的辉煌成就,凝聚着河南中医学院几代人的奋斗和汗水,寄托着党和人民的关怀和期待,承载着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和广大校友的支持和厚望,是你们共同撑起了河南中医学院的昨天和今天。在此,我代表河南中医学院再次向大家表示衷心地感谢和崇高地敬意!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河南中医学院的建设和发展!
展望未来,全院上下将在院党委、行政的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继续抓好内涵建设,不断提高育人质量;以百倍的信心、饱满的精神、昂扬的斗志,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上,认真落实《河南中医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务实重干,奋然前行,为把学院建设成为办学特色突出、国内外影响较大的中医药大学而努力奋斗!
谢谢!
传承中华医药文化 谱写校企合作新篇
医圣张仲景医药学家李时珍雕像隆重揭幕
本报讯 11月16日上午,我院新校区内鞭炮齐鸣,军乐响亮,一派欢乐祥和的景象。医圣张仲景、医药学家李时珍雕像揭幕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李松武,省卫生厅副厅长、省中医管理局局长夏祖昌,省中医管理局副局长韩新峰、张重刚,河南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明黎,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熊维政,学院党委书记孙建中,院长郑玉玲,正院级调研员徐玉芳、田中岭,党委副书记张丽霞,原副院长冀春茹,副院长付强等出席揭幕仪式并分别为雕像揭幕。揭幕仪式由正院级调研员田中岭主持。
医圣张仲景雕像和医药学家李时珍雕像分别由河南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捐建。在揭幕仪式上郑玉玲院长代表学院党政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向两家公司的董事长孙耀志先生和熊维政先生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并希望校企合作再谱写新的篇章,共同为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加速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随后,孙建中书记分别向李明黎副总经理和熊维政董事长颁发了捐赠证书。
河南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明黎在讲话中盛赞我院在传承祖国中医药事业中做出的重大贡献,对产学研结合,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充满了信心。我院校友、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熊维政对母校的培养表示感谢,表示愿意为母校的发展尽心尽力,祝愿母校再创辉煌。
(蔡信强)
校庆捐助工作成绩斐然
捐助工作是学院50周年校庆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捐助,广交朋友,关心和支持学院发展,是校庆成效的一项重要体现指标。在学院领导的指导下,经过全院师生和校庆办工作人员的积极努力,校庆期间,共收到国内外捐物捐款合计人民币420多万元。
捐助工作是一项既严肃又十分重要的工作,为把捐助工作做好,积极支持和引导捐助行为,激发捐助者的热情,依据国家的捐赠法规,我院制定了《河南中医学院50周年校庆捐助管理办法》,使捐助工作有据可依,保证了捐赠工作有序的开展。同时注重和知名中医药企业联谊,诚挚邀请河南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耀志和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熊维政来我院百家讲坛作客,向他们介绍学院目前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并带领他们参观新校区。孙耀志董事长十分重视和我院的校企合作,对学院发展一直十分关注,对我院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十分赞赏,得知新校区南大门广场有一雕像的设想,当即表示捐赠以花岗岩为材质的医圣张仲景雕像。熊维政是我院75级药系校友,非常关心和支持母校的建设和发展,以他为代表的校友为学院50周年华诞送来了精心制作的李时珍雕像。11月16日医圣张仲景、医药学家李时珍雕像揭幕仪式在新校区隆重举行,两座雕像已成为我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靓丽景观。
学院以50周年校庆为契机,利用各种渠道和机会,宣传50周年校庆的意义,积极搭建捐助平台,建立起了友好、合作、发展、共赢的捐助模式,校庆捐助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校庆期间,先后收到了河南省医药学校、河南省针灸推拿学校、濮阳市中医院、郑州卫生学校、上海玉丹制药公司、洛正制药厂、本草国药馆、爱生医药公司、三所附属医院、校友韩群英以及加拿大安大略中医学院、新西兰中医学院、韩国金琮赫等国内外及其他各届校友的捐助,为学院的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校庆办)
恭贺单位
● 发来贺信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排名不分先后)
南京中医药大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
陕西中医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江西中医学院
天津中医药大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
湖北中医学院
山西中医学院
成都中医药大学
贵阳中医学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
● 发来贺信的省内高等院校:(排名不分先后)
郑州大学
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
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
中原工学院
河南工程学院
河南财经学院
郑州轻工业学院
南阳师范学院
平顶山工学院
洛阳理工学院
安阳师范学院
黄河科技学院
安阳工学院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商丘师范学院
黄淮学院
周口师范学院
学院首任院长——韩锡瓒
● 毛光骅
一九五八年,我院建院伊始,上级于九月十二日下文任命韩锡瓒同志为河南中医学院院长。光阴荏苒,斗转星移,时至今日,已经数十个春秋,适逢建院五十华诞,现将这位已是耄耋之年,尚且健在的老红军、老领导作一介绍。
韩锡瓒,1921年出生在河北省景县小定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十岁丧母,十一岁到唐山一个首饰铺里做童工,十三岁又跟随舅父到麻城县和西安谋生。在一家工农医院药房做工时,认识了许多中草药。十四岁时,在陕北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成了一名红军小战士。1935年秋,被分配到红军总兵站医院药房当了司药,自这时起,开始了军医生涯。在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由于敌人的封锁,医疗供给十分困难,我军的医疗条件十分简陋,主要靠民间验方、针灸和就地上山采摘中草药,来为伤病员治疗。从此他就与中医药有了不解之缘。193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司药主任,因表现出色,1937年被推荐到红军卫生学校学习。在卫校里他一边学习,一边还担任兵站管理员。同年,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在枪林弹雨中组织抢救伤员,圆满完成了护送伤员的任务。1938年卫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八路军115师补充团任医师。1942年,任鲁西军区野战医院院长,此时正值日寇在鲁西“大扫荡”,他指挥全院医护人员妥善安置、掩护数百名伤病员,全部安然无恙,得到军区通报表扬。1945年,日本投降,解放战争开始,被调到野战军七纵队二十旅任卫生处长,参加了由军卫生部所组织的手术队,学习战争外科抢救术和针灸术。后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区。在淮海战役中,出色地完成了总院收容抢救数千名伤员的任务,为解放战争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1949年,担任河南军区卫生部党组成员及和平医院(民国时期原河南省立医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由部队转业,从事卫生行政管理工作。1950年5月,中南军政委员会直辖的开封市政局卫生科奉命改组为开封市人民政府卫生局,韩锡瓒被任命为局长,同时兼任河南省第二护校校长、开封市人民医院(原公教医院)院长。1954年调至省卫生厅任秘书、办公室主任,党组成员。1956年,被选派到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深造。1957年,率医疗大队赴南阳防治性病取得显著成绩,被评为厅模范干部。1958年毕业后,被任命为河南中医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开始了中医教育管理事业的新征程。在学院工作的五年多时间里,他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医疗卫生工作方针,以及中央关于中医政策的指示精神,在学校开设了中医、中药专业,后又陆续建立了“勤工俭学制药厂”、“药圃场”、“中医药研究所”,开办“西学中班”、“中医专修班”以及附属医院等,为学院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使学院成为河南省中医药教学与医疗的中心。在此期间,他亦利用一切时间,向医经、古文教师学习,向清丰县请来的年高德劭的张风鸣老中医求教,学习了《内经》、系统旁听了中医基础课,博览医籍,并多次参加了支持中医专业课设置的讨论,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医教育管理的行家里手。当调离时,近百名教师向省委写信请求留任,情景感人。至今,每当谈及这位老领导时,一些老教师和老同志们异口同声,津津乐道地赞扬他在艰苦建院时的功绩。
1963年,被调至天津中医学院,一直从事党政领导工作。1986年退居二线,受聘于天津市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任医药卫生组长。他与全组委员们一同努力奔波,共同完成了市政府新制定的五十多个调研项目,为做好天津市医药卫生工作提供了决策参考。如今他还担任着全国民营中医院院长工作委员会的高级顾问,仍在为中医事业发挥余热。
百炼成钢
——张磊教授谈建院之初的大学生活
● 本报记者
张磊教授所在的58级大学生是我院建院后正式招收的第一届大学生,学制六年。他们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出色地完成了学业,凭着扎实的知识功底,以及对中医事业执着的追求,大多数人事业有成,成为颇有名望的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张磊教授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学院建院50华诞的特殊日子,我们跟随张磊老师回到他们不同寻常的大学时光,回到学院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奋力前行的那段难忘岁月。
一、艰苦的创建时期
1958年9月,学院被批准正式建立。当时的校园在如今的一附院所在地,院内只有两幢临街的二层小楼和一个礼堂。一幢楼为教研室,另一幢楼为门诊楼,礼堂兼做学生食堂和教室。宿舍是用苇席和竹竿临时搭建的工棚,条件相当简陋。1958年10月4日,学院正式开学,全院师生近二百人参加了开学典礼。随着天气逐渐转冷,四面透风的简易宿舍也渐渐寒气袭人。为了改善学生们的住宿条件,1959年3月,学院动员全院师生及家属利用课余时间到郊区烧砖建房。和泥、打坯、装窖、起窖、背砖,几个人一组从几十里外的郊区砖厂把砖拉回学校,然后帮着盖房。每到课余时间,张磊老师和他的同学们便一起投入到自力更生建设学校的火热劳动之中。经过几个月的劳动,师生们盖起了80间平房,同学们搬进了遮风避雨的新宿舍。看到师生们自力更生解决困难的潜在力量,学校决定继续烧砖盖房。就这样又建成了两排平房,一排做学生们的教室,一排做药厂,同学们的学习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
为了进一步扩大发展规模,学院决定筹建教学楼、病房楼。一到下课,同学们又被安排到教学楼工地帮忙挖土、打地基。大家将煤渣和石灰混合在一起打夯,一层一层打,沉重的打夯机累得同学们的胳膊都抬不起来。两年后教学楼建成,图书馆也设立在里面。同学们在这幢自己参与建设的教学楼里度过了其余几年愉快的大学时光。
药圃场的建设同样洒下了同学们的汗水,当时的药圃场在现在的学院二附院位置,有二百多亩地,张磊老师和他的同学们在课余时间也曾来到这里挖地、种药。白天劳动了一天,晚上就住在当地村民搬走后留下的空房里。夏天,蚊子成群结队咬得人睡不着;冬天,狂风又卷着黄沙给夜宿的同学们盖上一层厚厚的土被子。尽管如此,同学们在这片土地上种上了四大怀药及红花、沙参等上百种药用植物。六年大学期间,同学们除了参与学院的建设外,还参加了郑州市贾鲁河道的开挖、东风渠河岸的整理、紫荆山公园湖泊的开挖等。自力更生创造美好新生活的理想信念赋予大家充足的干劲。
二、勤奋刻苦地学习
办学条件的简陋自然造成了学习条件的简陋。刚开学时没有教室,就在礼堂兼食堂上课。老师在舞台上授课,同学们趴在饭桌上听课,食堂的师傅们开始做饭时,鼓风机便呼呼作响,强烈的噪音有时竟使同学们听不到老师授课的声音。老师于是把声音提得更大,同学们要更加专心,才能听完余下的内容。有了教室后,同学们终于可以安静地听课学习了。
艰苦的条件不但没有使大家消沉,反而激发出同学们高昂的学习热情。当时学校要求学生们至少要背熟300个经方,《伤寒论》、《金匮要略》、《内经》、《温病》四大经典里的许多条文都要求背诵。每天早上跑完早操后,同学们每个人拿个小凳子各自寻找僻静的地方开始背书。老师对学生们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不仅每节课都留有具体要掌握的内容和要求达到的标准,而且经常提问,督促同学们专心学习,还经常临时出题,当堂考试,检查同学们的学习效果。让大家比较作难的是西医课程的学习,由于使用的教材是西医院校的大专教材,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大家还是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同学们刻苦学习的情景,张磊老师至今仍记忆犹新。当时的老师有许多是从各地调来的名老中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同学们的确受益匪浅。张磊老师学习相当用心,别人背熟了300个经方,而他却要求自己背熟500个,是班里连年的五好学生,学习标兵,奖状拿了不少。由于学校要求早临床、多临床,大学三年级时,同学们在课余便开始到医院见习,或进行阶段见习,最后再进行毕业实习,开封、洛阳的医院都有同学们去见习过。
1960年,国家遭遇自然灾害,又与前苏联断交,要还外债,粮食非常短缺,每个人的伙食每天定量供应,同学们经常吃不饱,有的同学偷偷将食堂扔掉的白菜根捡回来洗洗煮熟,召集大家来吃。后来连这也吃不到了。许多人饿得浮肿,但就是这样还要坚持学习。由于条件艰苦,学习要求严格,毕业时只剩下60多名同学,刚开学时有一百多人。但这60多个人里面出了不少名医,有个叫朱守华的同学被分配到了安徽,由于医术高,在当地被称为“小神仙”。
三、对青年学子的殷切希望
张磊老师的治学格言是:书要多读,理要精通,自知不足,勤学莫止,决心在先,毅力继之,勿华于外,求实于内。他认为决心和毅力要相统一,才能不断进步,干什么事恒心不可缺少。
他告诫青年学子:要打牢古文基础,准确理解四大经典,将四大经典熟读弄通弄透,没有很好的古文基础,不但会影响到对四大经典著作的理解,也会影响到临床时的运用。文化底蕴是基础。
中医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只有把中医学精,才能谈到中西医结合。多注意在临床中观察研究,通过实验得出的某个结论,在临床上不一定适用,中医科研不能西医化。
张磊老师特别希望青年学子要不畏艰难,潜心钻研,勤奋刻苦,学到真本领,把中医药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编者按:中医系、中药系、针推系是我院较早建立的三个院系,经过50年的发展,三个院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建院50华诞来临之际,我们特别编发本专版,通过回顾历史,一同感受这三个“老”院系的新风采。
前进中的基础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前身为学院最早建立的中医系,始建于1958年。2001年7月,按照学校体制改革要求,院系合一,中医系更名为基础部,2002年又更名为基础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作为学院最大的医学基础课教学单位,面向全院讲授55门课程,承担26门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年教学工作量3万余学时。目前,拥有12个学科,1个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6个河南省重点学科,7个硕士学位点;4门河南省精品课程,8门学院精品课程;1支河南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河南省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现有教授18人,副教授34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58人,河南省特聘教授1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10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8人,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发展态势良好的教师队伍。2人当选学院“教学名师”,1人当选全国政协委员,1人荣获中国卫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医学教育分会“师德师风风范奖”,1人被评为中国高教公关教学名师,三年来获得校级以上各类荣誉的先进个人达134人次。
基础医学院始终围绕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坚持“以教改研究带动教改实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包含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评价体系和反馈体系的“四位一体”院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实施基础医学院教学质量工程,开展教学检查,评选基础医学院“教学名师”等多项措施,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及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学生对教师评教优良率达到96.7%;连续三年在教务处组织的教务工作考核中获得第一名;有17人被评为“我最喜爱的教师”,占获奖人数的50%以上;多名教师在学院举办的各类教学大奖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近十年来共有176人次主编或参编教材98部;校级以上教学课题立项50余项,教学成果获奖40余项。2005年以来,根据“加强基础、整体优化、独立开设”的原则,对医学类专业的实验课进行了改革和整合,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和好评。
基础医学院切实把学科建设放在学院建设发展的战略地位来考虑,坚持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紧紧围绕“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创新队伍,构筑学科基地,促进学术发展”的学科建设思路,贯彻实施了学校学科建设千万工程,出台了《基础医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工作的意见》、《基础医学院学科建设资助与管理办法》等,不断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和青年教师培养,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和“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不断投入资金支持学科建设,鼓励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创新。目前,已有6个学科成为省级重点学科;2007年当选全国医古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近10年来学科各级各类科研立项182项,获各级各类奖励92项,出版教材论著188部,发表学术论文1474篇。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育人为本,育德为先”的教育理念,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积极参加“挑战杯”等国家、省、校级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并获得了多个奖项。四年来,预防医学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方向)被评为河南省文明班集体、河南中医学院优秀团支部;5人分别获得河南省文明学生标兵、优秀三好学生等称号;4人次分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二、三等奖;319人次获得院级各类荣誉称号。
基础医学院(中医系)始终坚持抓好政治思想教育,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教学运行,注重学科建设,各项工作呈现出了“尚善求真,和谐共进”的良好局面,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并获得了多项荣誉: 河南省2007年度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中医学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2008年度河南省优秀教学团队;河南省第三批高等学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南中医学院“十五”期间先进教学单位;河南中医学院“十五”期间科技工作先进集体;河南中医学院评建工作先进教学单位;河南中医学院“五好”先进党总支;多次评为河南中医学院精神文明标兵单位、“三育人”先进单位……
(基础医学院供稿)
蓬勃发展的药学院
药学院的前身为中药系,始建于1959年,是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兴办最早的两个中药系之一。2001年易名为药学系。2002年5月,更名为药学院。
在学院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历届药学院党政班子和全体药学人五十年的不懈努力,药学院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具备博士、硕士、本科三个培养层次,中药学、药学等六个本科专业,另有一个中药(药学)专升本,六个硕士点的培养规模。设有临床中药学、中药化学与药物化学等11个学科。中药学2004年被教育厅列为河南省重点学科(重中之重),2005年又被命名为名牌专业,2007年被教育部命名为国家级特色优势专业;2008年中药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被教育厅再次确立为河南省重点学科。中药学等五门课程为省教育厅优秀课程,临床中药学、生药学、药剂学等三个学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有5个教学实验室和若干个科研实验室,具备了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学院中药研究所设在药学院。
长期以来,药学院不断加大教学改革力度,着力提高教学质量,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全力加强专业建设,在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专业——中药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开设了社会需求量大、适应面宽的药学、药物制剂、营销管理、制药工程等专业。在各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分析和反复论证,确立并实施了面向新世纪的全新教学计划。为了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强学术交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药学院和国内外十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如美国哈佛大学、清华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大型制药企业(如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家级森林公园——龙峪湾林场、万仙山等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目前已确立教学实习和就业基地六十余家,提高了学术水平,并使研究生、本科学生的教学、科研和实习质量、就业工作等得到了保障。
园丁辛勤培育,桃李名满天下。50年来,药学院为社会输送专业人才万余名。历届毕业生以良好的素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有的已经成为多个领域卓有成效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领导。如原思通(59级,原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所长兼书记)、李松武(77级,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熊维政(75级,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延泽(77级,美国哈佛大学传统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升启(79级,博导,全军生物芯片研究中心主任)、王智民(80级,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国家“十五”、“十一五”计划起草核心专家)、刘宏民(79级,郑州大学药学院院长)、杜天信(81级,洛阳正骨医院院长)、侯爱君(89级,复旦大学药学院副院长)等。
药学院在大学生培养方面,不断更新观念,一切为学生着想,围绕服务和引路的指导原则,强化宿舍文化建设,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提高育人质量,涌现出了以王一硕为代表的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全省和全国大学生科技作品挑战杯竞赛中屡获佳绩。历年来,在学院举行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药学院学生受到招聘单位的青睐,近年来学生就业率在95%以上。
药学院教学科研力量雄厚。拥有一批在医药界颇有影响的学者、专家和教授,而且还有一批在学术领域中崭露头角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35人,具有博士学位20人,具有硕士学位60人,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入选者6人,教育部优秀人才1人;省管优秀专家、享受政府特贴者3人,国家一级学会常务理事1人,理事3人,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副主任委员副秘书长4人,省一级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副秘书长5人,是河南省中药专业委员会、河南省应用药理专业委员会、河南中药天然药专业委员会、河南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之委员单位。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45人。先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2”、“十五”国家科技攻关、省部联动“十五”攻关、省杰出青年人才基金等有影响项目近20项。现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863”项目1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10项,省重大公益项目2项,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撑计划1项,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2项,省杰出青年基金1项,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基金2项等。先后有10余项新药、新产品进入产业化生产,产生较好效益;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在教学研究方面,不断加大投入,研究项目逐年增多,成果质量不断提高,获得河南省高校2008年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
(药学院供稿)
充满活力的针推学院
1984年以前,学院只有中医、中药两个系。随着学院的发展壮大,1984年5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增设针灸专业。同年开始招生。1988年12月,经省教委批准,针灸专业由专科升为本科,学制五年,于1989年开始招生。1993年又增加专科招生,1995年3月,学院将针灸系更名为针灸推拿系,1999年4月与第三附属医院实行“系院合一”,更名为针灸推拿学院,成为一个集教学、医疗、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学院。
针灸推拿学院现有针灸和推拿两个学科,承担着学院的针灸学、针灸学基础、针灸学临床、针灸治疗学、针灸推拿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2000年针灸推拿学科被评为河南省重点学科。2001年针灸推拿专业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高职教改示范专业。2004年与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招收博士研究生。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8人;有博士8人,硕士16人,拥有一支中青年教师为主的教学师资队伍,目前在学科的科研及教学工作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
2000年至2006年,《针灸学》连续被评为省级优秀课程;《经络腧穴学》、《推拿学》、《医学气功学》、《针灸学临床》、《针灸学基础》多次被评为学院精品课程。还承担了《河南省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计划》,以临床课为突破口,将《针灸治疗学》与内、外、妇、儿等课程实行有机结合编写了针药并用的《针灸治疗学》系列教材,该课题已获河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创用的“三点一习”教学法,通过省教委鉴定,并获学院教学成果优秀奖,其成果被《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介绍推广。
多年来,针推学院已培养针灸推拿本、专科学生5000余人,发展学生党员近700名。连续10年获省、市级先进集体,58人次获国家、省政府奖学金。本科毕业生研究生录取率达51.5%,就业率历年保持在95.8%以上。2003年针灸推拿学院党总支被中共河南省委命名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5年,分团委被评为郑州市先进团组织;2006年,分团委被命名为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2007年,党总支被评为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
近几年来,针推学院共有各级科研立项共50余项,其中国家级11项,省级20项,学院及其他20余项;各级科研获奖20余项,其中省部级获奖13项。参编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协编教材4部,21世纪课程全国统编教材2部,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3部,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统编教材5部,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2部。学科确立有针刺手法临床应用及机理研究、针灸治疗放化疗毒副作用的研究、奇经八脉的理论与应用研究、针药并用治疗脾胃病等4个科研主攻方向,各具特色和优势,目前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均处于领先地位。
针灸推拿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先锋队,在国际合作和对外交流方面,针灸推拿学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河南中医学院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近年来,针灸推拿学院的教师先后被派往韩国、英国、瑞士、意大利、波兰、赞比亚、埃塞俄比亚、沙特阿拉伯、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及地区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针推学院供稿)
我的父亲邵经明
● 邵素菊
每每提起笔来,想为父亲写些什么,可是每次提起却又放下,任由思绪纷飞,激情萦绕心间,总觉得有很多的话要说,有太多的事要讲,措辞许久,不知从何写起。
家父邵经明,1911年出生于河南省西华县。幼读私塾,16岁在西华东夏镇人和堂药店学徒。因家父从小胸怀大志,立愿普救含灵之苦,加之勤奋好学,苦研岐黄,熟读背诵《药性赋》、《汤头歌诀》等中医启蒙书籍,苦学中药炮制及膏丹丸散研制方法,被东家荐举于清末名医郭玉璜门下。五年师满,即开设“鹤龄堂”,悬壶周口西华等地。续拜于现代针灸大家承淡安先生专攻针灸,得其经验之真谛、学术之真传,名声渐起。1958年河南中医学院成立,父亲被调入任教,从此他步入了中医学府的最高殿堂,开始了培养高级中医人才,弘扬中医事业的学术生涯。
父亲从医80年,从教50年,在中医药这块杏林园中辛勤耕耘,默默奉献。无论是教书育人,还是临床诊疗,父亲都是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做好本职工作。
父亲从执教的那一天起,就一丝不苟地备好每一节课,治学力求渊博而专精。不仅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实践技能的提高,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循循善诱,精心授业。对于学生们的提问,父亲总是耐心回答,细心讲解,毫不保留地将自己多年的经验、心得教于他们,直至完全领悟,使他们在思想上、学术上和动手能力上,都不断得到提高。最初我对父亲的行为不太理解,总认为中医应该保守,不应将自己的毕生经验全部授予他人,而应该保留一些。但父亲却教导我:“己愈予人己愈有,己愈教人己愈多”,“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你的老师,也许他们不是权威的专家,但他们身上的优点,却可能成为你一生追求的真理”。父亲正是这般悄无声息的耕耘,换来了桃李满苑。可以说他教书育人,百倍辛勤,真正做到了把“传道、授业、解惑”三者融为一体,因此,受到学生和青年教师的尊敬和爱戴。
在学生眼里,我的父亲既是良师,又是益友。学生把他当作尊敬的长者,他将学生视为自己的儿女,十分关心其日常生活。哪个学生有了思想问题,总要耐心开导,使学生从苦恼中解脱出来。哪个学生有病了,他总会去看望。记得有一天,一位学生病倒在床,父亲得知消息后,不顾自己年迈和他人的劝阻,拄着拐杖,上楼看望学生,并为他悉心治疗,使所有在场学生,无不为这位年长德厚的慈师深深感动。
在临床医疗工作中,父亲医术精湛,治学严谨,医风淳朴,德高望重,深受同行和群众的拥护与爱戴。他经常教育我们:“作为一名医生,要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视病人如亲人、老者如父母、同年如兄妹、儿童如子女,同情他们,关怀他们”。并要求我在医疗工作中做到“三个一样”,即干群一样、工农一样、亲疏一样,即对来诊病人无论贫富贵贱,一视同仁,凡求医来诊者,不得有半点敷衍与搪塞。对那些因经济困难而无法就医的农村人,父亲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接济。记得有一位农民带着患小儿麻痹后遗症的孩子,来郑州求医,他一边收废品,一边为孩子治病,基本生活难以维持。父亲得知后,为他们免去了所有的治疗费用,并提供生活上的帮助,直至患儿的症状明显改善。像这样的事,太多太多……父亲为年老及行动不便患者针灸,常常搀扶患者上下床,帮助患者脱、穿衣服;遇到有心理障碍的病人,常常不厌其烦的开导他们,为他们排忧解难。这些我从小就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为父亲的行为所感动。父亲不仅把《大医精诚》中的“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当作了自己的座右铭,还常常教导我们:“医者,济世,活人之道,应以仁慈为本,恻隐为怀,普救群众疾苦而为乐”。每每想起家父在其闲暇之余,要求我与之反复诵读《大医精诚》,心间激情顿时宕迭,誓与父亲一样,成为普救苍生之大医。
父亲从医80载,从教50年,成绩卓著,曾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被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评为全省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先进个人,获得河南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
父亲虽然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日常生活却十分节俭。他淡泊名利,粗衣粝食,而对公益事业每每慷慨解囊,1989年他曾一次性交纳党费1千元;1990年为黄河中医药奖励基金会捐献1千元;为支持中医教育事业的发展,激励品学兼优的学生,1999年他将积攒多年的10万元全部捐献给河南中医学院,作为奖励基金。父亲常常告诫我们:“君子当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慎于言而能正其道”,“良医必有良德,不应把功名视为一生追求。”
如今,父亲年至期颐,我已成为一名教授,然而他的点点滴滴依旧深深影响着我。我在努力跟随父亲的脚印,希望与他踏出同样的步调。在从教的二十余年中,我多次被评为好老师,学生视我为可以倾吐心声的朋友,我也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更加完善自己。我明白这一切都源于我有一个这样的父亲,是他带我走向这条道路,成为我教学生涯中不可多得的一盏指路灯。父亲教给我的,不仅是工作的经验,还教给我为人处世的道理,他常说:“友贵以诚相待”,“处世当做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结友应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父亲的这些话,我都一一牢记心中,时时提醒自己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认真对待每一件事,真诚对待每一位朋友。
父亲的谆谆之言和他不懈奋斗与进取的精神,让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惟恐赶不上父亲的步伐。如今虽然工作辛苦而我却能轻松面对,虽然生活清贫而我却能操守廉洁。因为父亲让我明白一个道理:“达理是为人处世的基础,勤奋是事业成功的保证”。父亲成为我人生中最厚重的一本书,书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鞭策着我,让我在医学的路上走得更远,步履更加坚定……
一位老校友的心愿
——我院第二届毕业生侯士良教授访谈录
● 学生记者 李妞 孔小莉 元新霞 刘翠真
侯士良,我院第二届毕业生,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从事中医药教学、科研、医疗工作45年。多年来承担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12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发表论文56篇,出版学术专著6部,为划时代中药学巨著《中华本草》编委,同时在中医外治法临床上独有建树,并创立了中药外用内服相结合的特色疗法,效果显著。
带着了解学院建院历史,以及老一辈中医药人如何发奋成才的渴望,五十周年校庆前夕,我们访问了这位令人尊敬的老教授。侯士良教授向我们讲述了母校的建校历史、发展历程、未来中医药学的发展趋势以及对母校美好前景的展望,言语间充满了对母校深深的热爱之情。
忆往昔
侯老师入学时,学校才刚刚开始建设,学习及生活条件都相当艰苦,然而艰苦的环境却阻挡不住大家求知的脚步。面对一个又一个困难,没有人抱怨。那时粮食短缺,同学们常常吃不饱,学校为了学生的健康,规定晚上九点必须休息,可是同学们还是常常趁老师不注意时又溜回教室,继续学习,甚至于开早车的来了开夜车的还没有回去。因为当时全国各地的中医药类院校大都刚刚建立,没有统一的教材,他们在讲课前几天才能拿到用十分粗糙的纸张印成的讲义,发黑的纸张使他们辨认起上面的字迹时十分吃力。可是能有学上,能学到这么高深的知识已令他们十分满足,全身心投入到对中医药的学习中,根本无心去抱怨条件的艰苦。后来,学校有了一个图书馆,尽管只有并未装满书的几个书架,却也让他们激动了好长时间。
尽管那时条件艰苦,可是在侯老师心中,大学生活一样是多姿多彩的。针对现今有些同学在感到美好大学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较大后就自我放纵的现象,侯老师说,回顾过去你们会知道现在拥有多么好的学习条件,要认识到条件的优越与否并不是一个人成才与否的必然因素,你们要做的是努力地学习,夯实基本专业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做新一代优秀的中医药人才。
看今朝
如今恰逢学院五十周年校庆,新校区建设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因为各种原因,新校区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也给同学们带来许多不便。侯老师告诉我们,新校区的建设不仅需要全体教职工的支持和努力,更需要同学们的理解和配合。在建设过程中有困难是不可避免的,但这都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更好地进行以后的发展。学院的发展不能落后,即使再困难,只要我们全院人共同努力,未来的发展蓝图还是可以实现的。
现今社会有一些人对中医存在严重的偏见和误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一部分同学还感到前途茫茫。侯老师明确指出:我国医药学拥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而我们又身处医圣张仲景的故乡,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应当正确看待和认识中医药学。中医有它的不足之处,但却掩盖不了它优于西医的可贵之处。同样西医亦然,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自然不能拿同一种眼光看待。而西医以方便、效果迅速的特点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也不能说明中医的落后,现今国外许多人士对中医的重视程度逐年加深就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明。作为中医人,继承和发扬中医的重任落在了青年学子的
身上。我们要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更加完善、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为中医药事业在群众中进一步推广做贡献。
展未来
经过五十年的发展,学院已从几间平房发展成现在占地1727亩,拥有各类在校生2万余人的综合性中医药大学。学院的发展是十分迅速的,学院的未来也是不可估量的。
现在国家对中医药行业十分扶持,并提出了重新起用师带徒这一传统的知识传承方式。侯老师说,师带徒是一种传统而又非常实用的、优秀的方法,纵观各行业,除中医之外再无第二。这种优势会指引、引导我们稳步求实,快速创新,向前发展。
纵观学院五十年巨变,侯老师很是感慨,他最后这样劝诫青年学子:要打破局限,敢于创新,立足现实,努力攀登,为中医药学作出应有的贡献。访谈虽然结束,但侯老师幽默而生动的话语仍给我们以无尽的思索。已退休却仍在忙碌的他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学者对中医药事业执着的追求。我们无从表达对他的崇敬,惟愿侯老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愿我们的母校稳步向前,走向更加卓越灿烂的明天。
第二母校成就了我
——学院建院50周年有感
● 王正益
我和学院相伴成长已44年。是现有未退休职工中,执教时间最长,年龄最高,资历最深的老教授、老员工。河南是我的第二故乡,学院是我的第二母校。我虽生长在四川,干事业却在河南,虽然成都中医药大学培养了我,可是学院成就了我。我终生难忘十件事:
第一是在1965年秋,我从成都中医学院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学院工作,做了一名灵魂工程师。任了30余年教研室负责人,为中原培养了不少中医药人才。
第二是在1998年8月,我代表学院参加了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药类系列教材编审委员会,主编了《中药炮制学》,首次系统地论述了炮制对临床、药物的影响,较好地解决了历代炮制对临床、药物影响不分,分得不清,不系统,不全面的问题。该书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
第三是在1991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聘为全国中药知识技能大赛专家组评委,被河南代表队聘为顾问,指导河南队获得了全国第三名。
第四是参加了名老中医娄多峰教授主持的“痹苦乃停、痹隆清安”的研究,该项目1986年获卫生部乙等中医药科技进步奖。
第五是在1992年,主持的研究课题《斑蝥炮制新法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成果三等奖,斑蝥碱制成盐助溶增效减毒的新理论、新方法、新辅料,被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科书采纳,为河南中药炮制界争得了荣誉,实现了零的突破。
第六是在1993年,被评为河南中药炮制界第一个教授,当选学科、学术带头人,成为全国最早的五名中药炮制学资深教授之一。
第七是在1988年、2003年,任第八、九届省政协常委、“两会”省医药卫生界召集人、省政协常委会分组召集人,是全国中药炮制界唯一的省政协常委。每年两会期间在常委会大会发言,获多篇优秀论文奖。任省政协委员16年,撰写提案40余件,每一届均获省优秀提案奖。
第八是在2003年“非典”时期,撰写的提案《防治非典,加强公共卫生建设》,获省政协优秀提案奖,2004和2008年“两会”省政协提案报告中均有提及,影响较大,为河南医药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建了言,立了论。
第九是代表河南省政协于2007年11月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参加了全国政协首届中医药发展战略高级论坛,撰写了论文《发展中医中药,复兴中华民族》、《中医药人才培养教育原则刍探》。
第十是2007年8月代表学院参加了20集系列电视片《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第十二集《医学文化》的拍摄和撰稿,总撰稿人是省委书记徐光春,省内外全国著名专家学者百余人参加了撰稿,2008年1月9日22时,河南卫视首播。
感悟最深的是“十六对”:对人民要忠心,对学生有爱心;对他人要诚心,对自己有信心;对子女要关心,对父母有孝心;对爱人要真心,对弱者有善心;对工作要尽心,对理想有恒心;对事业要专心,对科研有创新;对成功要平心,对失败不灰心;对烦恼要开心,对名利不贪心。只有这样才能生活得自然,自然地生活;才能教好书,育好人,搞好科研,服务好社会。
学院走过了50年的发展历程,我与之相伴44个春秋,其发展、建设历历在目,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几经搬迁,艰苦创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弹指一挥间,旧貌变新颜。院内水浸标本栩栩如生,腊叶标本琳琅满目,中药标本数千种,名贵药材应有尽有,塑有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药圣李时珍塑像,建有中医药文化碑廊,历代名医大家雕刻在上。校园文化五彩缤纷,药苑百花争艳,满园飘香。新校区屹立龙子湖畔,环境优雅,传统现代融为一体,为学院的进一步发展拓宽了空间。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桃李满天下,硕果累累,欣欣向荣!五十载创业,五十载辉煌,继承创新,师生同庆!培养医药工作者是个崇高的职业,是祖国和人民的需要,我将为之奋斗终生!
新校区赞
● 杨英豪
多沐春风多磨难, 颠沛流离三五番。
千年基业平地起, 建成广厦好避寒。
万余学子得团聚, 三千园丁喜耕田。
莫道杏苑饱经霜, 繁花似锦在眼前。
便觉眼前生意满
● 李 华
我院50周年校庆前夕,校报的王老师打来电话,约我写篇稿子,谈一谈校庆之际的内心感受。参加工作23年来,本人一直从事学术刊物的编辑出版工作。要说感受,有两句话可以代表此刻的心情:一句话是“便觉眼前生意满”。母校五十华诞,我的内心充满喜悦;另一句话是“学案最高惟寂寞”。回首往事,感慨颇多。
我是1985届校友,毕业即被分配到《河南中医》编辑部工作。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我对编辑业务一无所知,是编辑部的老师们手把手教会我组稿、划版、编辑和校对,并一步一步成长为业务骨干。那时电脑还没有普及,印刷厂都是手工排版。编辑要亲自下到车间,与工人师傅密切配合、共同合作,才能使每期刊物得到顺利出版。后来,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电脑逐渐普及,工作条件相应得到很大改善。但随之而来的,是信息量的迅猛增加。时代又提出了新的要求。编辑人员要想胜任本职工作,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不断更新办刊理念。编辑不能坐守书斋,而应广交朋友,及时掌握学科信息,这样才能视野开阔,才有可能组织到优质的学术稿件。
2002年,学院进行资源整合,成立了期刊编辑部,具体负责《河南中医》和《河南中医学院学报》的编辑出版工作。这两本学术刊物,一个是月刊,一个是双月刊,全年共出版18期,编辑部人手又少,所以工作量之大是显而易见的。每期刊物的出版,都要经过选题、组稿、归栏、编辑加工、版面规划、校对、校红、封面设计、付梓等程序,既繁琐又环环相扣,稍微粗心大意便可能酿成错误。这就要求编辑人员既要有独到的眼光,又要有高度负责的精神,同时还要耐得住寂寞,甘当人梯、甘当幕后英雄,乐于奉献。目前,“两刊”双双荣获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作为一名编辑人员,为此而付出的辛劳和汗水,不足为外人道也。
中医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学术创新。数十年来,编辑部同仁秉承学术的批判精神和宽容态度,着力营造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鼓励学术争鸣和学术创新,编发了一大批在学术上有独特见解、理论上有所创新的优秀稿件。同时,坚持理论与临床并重,积极促进新技术、新成果、新经验的推广。就我个人而言,虽然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学案最高惟寂寞。如今,我已年过不惑,但对本职工作仍乐此不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将是我不懈的追求。
天地玄黄,藏象阴阳;太极五行,六经八纲。以中医学术之博大之精深,非焚膏继晷难窥冰山之一角;非兀兀穷年难继薪火之相传。在继承的基础上力求创新,让古老的中医闪现新的灵光,应是中医界同仁共同的志向。让我们以“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医学术”为己任,共同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以尽绵薄。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在50周年校庆之际,作为一名普通校友,我为母校50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骄傲和自豪,对母校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充满信心。我们每一位校友,无论身处何地、从事什么工作,都应该以母校为荣、为母校争光,把“河南中医学院”这六个字,镌刻在心脏最柔软的地方。
50年校庆和辉煌梦想
● 饶 洪
50载岁月磨砺,50年春华秋实,4万余名教职工生花样年华的激情燃烧,点亮了祖国医药的灿烂星空。
50年,漫过了多少幸福的眼泪和艰难沧桑!
50年,足够英雄豪杰铺展开所有的雄心和梦想!
50年,校友们在此刻相聚,把酒临风,谈笑吟唱!
在浩瀚的时间长河里,50年时间只是沧海一粟,但对于河南中医学院来说,却构成了瞬间的永恒。
当今河南中医学院人是幸福的,可以跨过历史的沧桑,享受着今天的惠风和畅,可以幸福地站在医圣张仲景塑像前,带着喜悦和微笑回顾和瞭望。
作为河南中医学院人,我是幸福的,因为我目睹了学院的不断壮大和成长。在我的心中一直珍藏着无数个幸福而难忘的时刻,它们如一串晶莹的珍珠在记忆深处闪烁,而自己亲身经历的学院30周年校庆就是其中最亮的一颗。
1988年我留校工作不久,恰逢学院建校30周年。是年9月全国中医工作会议在郑州举行,来自全国中医界的行政管理人员和中医学院的院长齐聚郑州,与会代表就下榻在与学院老校区近在咫尺的中州宾馆。作为会议的一项内容,与会代表到我院参观考察。令我记忆犹新的是学院的实验大楼刚刚建成。当年一万多平方米的实验楼似乎还只是综合大学的专利,而河南中医学院拥有了。同时我院还是几个中医学科人员的进修培训基地,也是中医人士朝拜的圣地。当与会代表迈进庄严气派的大门,来到气势恢弘的广场,面对巍峨屹立的实验楼时,大家发出了由衷的赞叹,仿佛从学院积极行进的步履中看到了中医药的广阔前景和美好未来。
光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20年过去了,社会发展的巨轮不舍分秒又脚踏实地地载着我们奔驰向前。时代变了,眼光也变了,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深入人心,昔日的校园已满足不了日益扩大的学生规模,新校区在全院师生员工的期盼中诞生了。新的教学实验大楼,像一艘即将航行的巨轮,承载了更多的期盼和梦想,破浪向前。我们在1309亩坚实的土地上,播下了希望的种子,开始了新一轮成长;我们在中医药发展的广阔天地,开始了更高的飞翔,努力追逐辉煌的梦想。
毋庸讳言,我们的新校建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经济困顿再次把重担压在了每个河南中医学院人的肩上。50年风雨兼程,50年艰苦奋斗,如山的困难我们不止一次遇到,学院校址四次搬迁四次奋斗,每次都唱响了发展壮大的主旋律,每次都战胜了困难,拓展了发展空间。
我们相信,再大的风浪,只要我们风雨同舟,众志成城,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用大爱托起新校建设,用行动书写对学院的忠诚,通过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繁荣的主旋律一定会再度唱响,河南中医学院未来之路一定会更加璀璨明朗!
校庆之歌
● 张娟娟(信息技术学院06级信管班)
五十年漫漫求索路
半世纪弹指一挥间
医圣仲景,激励着中医人永不止步
浩浩黄河,见证着中医人奋力向前
五十载辛勤耕耘
换得今日桃李满园
五十年坚实的脚步
迈出春光灿烂
新校区拔地而起
气势如虹
设计蓝图展开
明天新画卷
尽管
图书馆尚未建设
综合楼还在施工
然而
阅览室门庭若市
教室里书声一片
暂时的困难
并没有阻挡中医人前进的步伐
相反
全体师生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人人争先讲奉献
艰辛中奋进
昭示了这样的一个真理
经济困顿
精神上照样能谱写
欢乐的和弦
晨曦微露
琅琅书声与矫健的身影
相互问好
暮色四合
教学楼内灯火通明
莘莘学子正刻苦钻研
我们的蓝图
在千亩土地上展开
我们的事业
在万名学子间薪火相传
未来在召唤
继承先贤写新篇
让我们携手并进
向前 向前
用心血和汗水去寻找
属于自己的奶酪
用执着和智慧去品尝
滋润心灵的鸡汤
为了学院
为了我们的明天
段振离教授的多彩人生
● 学生记者 郭园方 王佩 聂立锦 刘亚男 叶阳 阎思承 刘晓凡 张利
段振离教授是我们的老师,他1963年毕业于河南医学院医疗系(现郑州大学临床医学院),后又毕业于我院“西学中”班、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学函授大学等。从事中西医教学、医疗、科研40多年,同时有较高的文学造诣,潜心在医学和文学的交叉领域开掘。先后获科研奖4项,出版学术及科普著作30余本,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科普文章千余篇,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同时又是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一、由西医转学中医
西医出身的段老师,对中医学情有独钟。1975年,他参加了我院开办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来自全省各级医院的西医大夫100多人参加了全日制学习。当时任教的老师都是河南省的中医大家:石冠卿、赵清理、邵经明、李振华、杨玉书、张磊……。久已向往中医的他废寝忘食地汲取着中医知识,不断地充实着自己,这给他以后的教学和创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他的著作中既有西医知识,又有中医知识,随手拈来,运用自如,都得益于这次学习。他认为,在中医学院从事教学工作,不管是西医还是其他学科,都要懂得一些中医知识。谈及当年,他眼含笑意:“掌握了西医知识,再学中医知识,那可是如虎添翼。”
谈及自己走上从医之路的缘由,段老师眼角泛着泪光。那年,他二十多岁正值青春妙龄的姐姐由于缺医少药,仅仅因为急腹症就在他眼前病逝。极大的悲痛,促使他走上从医的道路。他的亲戚中有一位是老中医,医技精湛,耳濡目染,年幼的他对中医萌生了极大的兴趣。在多年的医疗工作中,他发现中西医疗法的互相结合可以产生更显著的临床疗效。
二、在医学与文学交界带耕耘
段老师曾任中医系(现基础医学院)副主任,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一直坚持科研、写作,即使是在退休之后,段老师仍笔耕不辍。穿梭于医学和文学的交界,段老师发掘出文学中的医学宝藏。几年来,出版了八本著作(另有数百篇科普文章发表),其中《医说红楼》再版两次,《医说三国》更是让人大开眼界。谈及写作灵感,段老师非常平静地说:“这些想法已酝酿了很久,大概和职业敏感有关。”老教授的朴实和坦诚令我们都很感动。“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就会有,以前工作没时间,退休了,时间多了,就多写点,尽自己所能吧!”段老笑着说。在《医说红楼》里,他竟能以妙笔生花的文字,向读者展现那些生动有趣而又通俗的医理。这要得益于段老早年读书时奠定的扎实功底。退休的几年,段老除了打太极拳、八段锦锻炼身体外,最喜读书。段老曾笑谈:“当我老得走不动时,一本《红楼》足矣!”从容中尽显段老本真。
承古拓新,博采众长。这就是段老几十年行医生涯的写照,而这,恰又是学院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他的品质,是历代中医学院人秉承的优良品质。
三、重返教坛
段老退休后,在七十岁高龄时他又重回曾经熟悉的讲台,辛苦不言而喻。“当看到一张张年轻的脸,自己也仿佛年轻起来,我喜欢教书,所以并不觉得辛苦。”段老脸上的笑意感染着身边的人。他独特的教学方式,得到众多好评。听他传授知识,是一种享受。在课堂讲授和平时的谈话之中,段老师对我院的发展充满信心,因为从大形势看,我们赶上了全球的“传统医学热”,140多个国家都在学习中医,我们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呢?他说:“从我院看,有1300多亩的校园,比原来增加了6倍,即将竣工的教学实验大楼是郑东新区三大标志性建筑之一。它像一艘庞大的航空母舰,承载着一万多个莘莘学子在科海漫游。第二期工程的图书馆大楼,又像一座巍峨的金字塔,许多中医大学生在里面苦读、钻研,力争攀登科学的顶峰。张仲景和李时珍的塑像,又时刻鼓舞和激励着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医的传统”。芳草萋萋,绿茵遍地,在中医百花园里到处洋溢着中药芳香。
段老师说:“在学院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在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院的教学质量一定会进一步提高,科研医疗水平也会更上一层楼。现在中青年教师多是硕士和博士,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院会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会建设成为中医药大学,更会培养出众多的中医药大家。”采访虽已结束,但段老师铿锵有力的话语却还回响在耳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