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 首页 > 2006年 > 第三期 > 正文
第三期

第三版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08日 16:52 来源: (阅读量: )
  二○○六年第三期第三版  
 

他们的青春闪耀着飞扬的光彩

 
今天,在河南省人民会堂,由我院六位优秀大学生组成的报告团成员讲述了他们各自的人生经历。他们高尚的人格、诚信的品质,让来自多个大学的师生荡气回肠,赢得了阵阵掌声。他们以自己的行动,践行了荣辱观,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并感受到了诚信,自立自强,无私奉献。
王一硕,放弃了导师为他推荐的到北京工作的机会,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支援西部的道路,在陕西麟游县,那个国家级重点扶贫县住了下来。
那里的领导把教农民种植药材的重任交给了他,这对于刚毕业还没有实践经验的他来说是多么大的挑战,换作别人,或许根本就不敢接,但他接了下来,他亲自开着拖拉机测试种植深度,并改换了种植方式。面对人们的质疑,他坚持,终于,他成功了。
但他并不就此满足,通过自学,他还成了一名资格认证师,受聘于一家公司做副总经理,并考上了母校研究生,提前还清了两万六千多元的助学贷款。
从他身上,我知道了什么叫执着,什么叫诚信。他,让我们激动,让我们敬仰。
白云苹,在学校,她的名字已成为一种象征:自立自强,乐于助人。她靠捡破烂上到大学,但社会各界捐给她的钱,她却分文不动,作为白云苹基金会的储备基金,自己仍靠打工维持生活。
这是怎么样的一个学生?也许有人会说她傻,但更多的人还是敬佩、是信服。
没有哗众取宠的矫揉造作,有的只是纯朴与真诚。
没有成名成功的洋洋自得,有的只是虔诚与淡然。
白云苹,她用自己的行动,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自立自强,她的行为,会激励更多的人自立自强。
张申,一个文文弱弱的小姑娘,竟有那么大的勇气去捐献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为了素不相识的人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她的心灵是何其纯洁,她的人格是何等高尚,她,传承了生命,传递了爱心,她用自己的行为呼唤更多的人,去奉献自己的爱心。
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伸出大家的手,让我们做为爱心承继的传递者吧!那样,世界会更美好,我们的人生也会更多姿多彩。
二十六岁的“老中医”李国胜,情洒昆仑的张欢欢,牵手同走求学路的于爱党,他们或用精湛的医术得到了西部人民的认可,或因关爱、守护同学而受到我们的敬仰。
人生如花,花一样的生命,本应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瓣一瓣地散发它的清香与芬芳。
他们,就如已散发着清香的花朵,按照心中的形象,装扮世界并塑造自己。
他们,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奋发,让我们敬仰,让我们深思。
他们以草的坚强与困难做斗争,并开放得如花朵般美丽。
他们像花一样尽心开放,布施美丽与清香,在智慧的黎明时分开启了内在的绝世之美。
他们的青春,闪耀着飞扬的光彩,在挥洒汗水与传播爱心的同时,为自己插上了翅膀,放飞自己的梦想……  
 

第一临床医学院举行第三届求索论坛暨省会高校学生理论社团交流会

本报讯 5月14日,第一临床医学院求索社围绕“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主办了第三届求索论坛暨省会高校学生理论社团交流会。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升达大学、河南财经学院等高校理论社团代表及我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针推学院理论社团代表参加了交流会。
人文学院硕士生导师李艳教授做了题为《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的报告。各院校围绕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各项活动进行了交流讨论。第一临床医学院党委副书记乔虹云代表主办单位充分肯定了论坛所取得的成效,并对各兄弟院校、院系的参与表示感谢,她希望大家要认真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内容,知荣明耻,争做优秀的大学生。

 

感谢信背后的故事

● 学生记者 郭伟光 张广超

并非所有的感动都源自惊天动地的事件。有时候,伟大就孕育在平凡之中,就如同这几封飘然而至的感谢信背后的故事……
一、寻找救命恩人
一天,一老一小两个陌生的面孔出现在第二临床医学院学工办,在一声声饱含深情的感谢声中,孩子的家长李先生将一封贴有照片的、要感谢救命恩人的感谢信送到了学工办老师手中。原来,4月9日(星期日)上午9点左右,在郑州西流湖公园湖畔,一小男孩在玩耍时不慎落入湖中,我校第二临床医院的刘耀增、刘辉等五位同学正巧路过。刘耀增迅速跳入湖中营救,刘辉也立即跳入湖中援助,二人共同将小男孩救了上来。
此时,孩子的家长李先生及时赶到,并抓拍到一张刘耀增、刘辉同学共同救孩子的照片。李先生边安慰受惊的小孩,边感谢几位同学,并要求他们留下姓名及联系方式。几位同学婉言谢绝后便乘出租车离开了。
但是,李先生却没有放弃寻找孩子救命恩人的想法,他根据听到的出租车司机说的“中医学院”和抓拍到的照片开始寻找救命恩人。经过一周的打听,李先生终于打听到刘耀增、刘辉等五位同学为河南中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02级学生……
二、深夜的守候
4月10日,第二临床医学院学工办又收到一封署名“张海梅”的感谢信,这封信将另一名做好事不留姓名的同学的感人故事展现到了同学们面前。
原来,4月8日晚12:00左右,正当大多数同学即将酣然入睡时,一小偷却悄悄来到学院劳司理发室准备入室行窃。正当他撬窗户时,被正在洗漱的第二临床医学院学生朱高华发现,他立即下楼,在宿管科保安的配合下,他们成功阻止了这一入室行窃事件。因为窗户已被撬开,朱高华担心理发室的财物受损,便在窗外坚守了一夜,直至次日店主来到才悄然离去。店方张女士在宿管科保安的帮助下,了解到该同学现就读于第二临床医学院,于是就将这封饱含真情的感谢信寄到该院。
三、我要找到你
近日,第二临床医学院04级骨伤班的姜召同学也收到了一封感谢信。
原来,姜召曾拾到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一名学生的学生证,由于上面的联系方式不明确,他便通过114电话查询台找到该校的联系方式。在拨打一系列电话后终于打听到失主的联系地址,于是他便将学生证寄了过去。失主收到后非常感动,便写了这封感谢信。如今,他们已经成了好朋友,时常电话联系着。
一封信一个感谢,一个感谢后有一个故事。一滴水可以折射出整个海洋,从大事上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能力,小事上则可以表现一个人的修养品质。平凡的我们虽然从事着各种各样的工作,但是我们共同拥有的,是那一颗颗善良关爱的心。
对此,第二临床医学院党委副书记杜玉兰说,我院一直以来就很重视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先有“感恩”教育,再有“师生共铸文明风,尊师尚义身先行”系列活动,又深入开展贯彻落实“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今后,我院仍将大力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并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理性处理人际关系
● 许二平

在咨询工作中常遇到这样一些学生,因无法和同学们很好地相处而苦恼不已。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说过:“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际关系。”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首先要懂得处理好人际关系。从心理上讲,不管身份高低,每个人都希望受人欢迎,因为受人欢迎意味着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老师希望受学生的欢迎,学生同样希望老师喜欢自己。一个人可能一时不在乎别人是否喜欢他,但是他不可能所有的时候都不在乎,因为人们总是不能离开他人而独立地生存。
上大学之后,开始了集体生活,不同地方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格特点的同学一起学习生活。一些同学老是对另一些同学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看不顺眼,因此,不能和同学们相处融洽,跟同宿舍人关系紧张以至于感情淡漠,集体活动也很少参加,时间久了会觉得自己没有知心朋友,感到孤独和自卑。那么怎样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呢?
首先,要学会与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
由于学习和生活的需要,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要与各种不同性格的人、不同思想的人交往。那么,怎么与不同性格的人相处呢?我们应该看到,既然别人与自己性格不同,他在待人接物方面,自然许多地方跟自己不一样,当我们看到了别人与自己的不同之后,不要觉得这也不顺眼,那也看不惯,更不要讨厌和嫌弃别人。我们要承认差别,容忍相互间性格上的差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为人处世的方式,不能强求别人怎么做。性格不同的人,处理问题的方式往往不同,我们要学会在不同之中发现相同之处,要多看别人和自己之间的共同点,就容易与不同性格的人相处。
其次,要注意全方位了解别人。
人们在互相交往中,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你如果对一个人不了解,你和他在感情上就必然有距离。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往往跟他的生活经历、家庭环境、所受教育有关。在考察一个人性格的时候,最好也要了解他性格形成的原因。这样,你可能就会理解他,体谅他,帮助他,慢慢地,你们之间就会相互增进了解,甚至还可能成为好朋友。再者,注意多发现别人的优点,取长补短。
两个性格不同的人在一起,由于对比明显,双方可能会很快发现对方的长处和短处。发现了别人的短处之后,正确的态度是给别人指出来,帮助他。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尽善尽美的,每个人都有缺点,我们对人不能求全责备。同时我们更要注意发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这样,大家不仅能够和睦相处,相互还会有所补益。
也许我们每个人的交往环境不同,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遇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但不论什么样的问题我们都可以找到一些规律。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关键是要意识到他人的存在,理解他人的感受,既满足自己,又尊重别人。下面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几条重要原则:
1、人际关系的真诚原则。真诚是打开别人心灵的金钥匙,因为真诚的人使人产生安全感,减少自我防卫。越是好的人际关系越需要双方真诚相对,完全把自我包装起来是无法获得别人信任的。
2、人际关系的主动原则。主动对人友好,主动表达善意能够使人产生受重视的感觉,主动的人往往令人产生好感。
3、人际关系的交互原则。人们之间的善意和恶意都是相互的,一般情况下,真诚换来真诚,敌意招致敌意。因此,与人交往应从良好的动机出发。
4、人际关系的平等原则。任何好的人际关系都让人体验到自由、无拘无束的感觉。如果一方受到另一方的限制,或者一方需要看另一方的脸色行事,就无法建立起高质量的人际关系。
在人的心理活动中,认知是基础,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情感和意志,主导着行为取向。认知是依靠各种精神活动,如概念、感知、判断或想像获得知识的过程,包括人的信念和信念体系,思维和想象。正确的认知会产生健康的情感和意志;错误的认知则导致消极的情感、意志与不良的行为。人际交往的不良认知是引起学生人际关系困惑、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我必须与周围的每个人建立密切的关系,并得到每一个人的爱和赞许。
2.一个人应该依靠别人,而且需要一个比自己强的人做依靠。
3. 应随时防备他人,言多必失;
4. 接受别人的帮助,必须立即予以回报;
5. 人都是自私的,不可信任的;
6. 别人都应该待我好;
7. 只有顺从他人,才能保持友谊;
8. 别人对我好,是想利用我或占我的便宜;
9. 自私自利、斤斤计较的人应受到指责和惩罚,我不能与他们来往;
10. 朋友之间应该坦诚,所以不应有保密的事;
11. 如果有一个人对我不好,说明我的人际关系有问题;
12. 应随时思考别人是否有兴趣与我交往。
仔细想想,你有这些不良认知吗?
最后,还要指出,好的人际关系必须在人际关系的实践中去建立,逃避人际关系而想得到别人的友谊只能是缘木求鱼,不可能达到理想的目的。人们都渴望良好的人际关系,受人欢迎有时胜过腰缠万金!